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小 说 >> 内容

月球新村

作者:郝金东 录入:郝金东 来源:原创  时间:2016-2-3 18:44:44 点击:

 

    中国首次蹬月获得成功。但是在月面上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之后,却出了点意外,宇航员赫哲博士说什么也不回地球,他对其他两名宇航员说:你们两个人回地球吧,并且带上我对地球亲人的问候。至于我,我要成为第一个真正的月球人,等你们再来月球考察时,我要以主人翁的身份接待你们。

    其他两名宇航员见说服不了他,只好打电话请示地球中国宇航局指挥中心。谁知中国宇航局指挥中心的答复竟是:如果他认为确有把握的话,你们就给他留下多余的氧气、水和食物,自己回地球来吧。其他两名宇航员只好遵命,回地球去了。

    其实,赫哲博士作出这个决定也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早就有这个打算。来月球考察之前半年,他曾就把自己的设想写成书面报告请示过中国宇航局。中国宇航局研究了他的报告之后认为:有可行性,但风险太大最后出于谨慎考虑,没有批准他的报告。然而在此次上月球考察之时,他们还是在飞船上多备了足够一个人能够生活一个多月的氧气、水和食物,这实际上等于同意了赫哲博士开发月球的尝试。

    赫哲博士喜滋滋地看着脚下的这么多的生活用品,送走那两名宇航员之后,他马上行动起来。他首先找到了之前各国为了各种形式的考察发送到月球上的六个机器人,由于月面上没有水和空气,它们还完好无损。他给它们重新换上电池板,让它们复活过来作自己的助手。他又找到了一些采石工具、一辆月行车及一个伤损不大的蹬月舱。看着这些东西,他兴高采烈地叫起来,天助我也!我可比地球上的原始人的生产工具先进多啦,何愁建不成新村来!他把生活用品都搬进那个登月舱,以它作为临时的家开始工作起来。

    众所周知,月球上的白天和黑夜交替,相当于地球上的半个月的白天,半个月的黑夜,赫哲博士算了一下,还有近十天可利用的时间,他带着六个机器人跑了很多路,收集到很多之前被别国考察人员丢弃的太阳能电池板,他指挥机器人试着把这些电池板组装成一个电池阵。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立刻就有强大的电流发出来。赫哲博士测试了一下,其能量虽然还熔化不了月球岩石,但由它产生的近二千度的高温,竟然从月球土壤中分解出了氢气和氦气。

    偶然的发现,使赫哲博士惊喜异常。因为之前科学家们研究过美国和前苏联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回的岩石,得知月岩中虽然富含氧,但缺乏氮,原因可能是氮生性不活泼,不容易结合到月球岩石中;月球空间原来即使有过,但由于月球的引力小,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早随其它气体一块逃逸光了。但制造月球新村的空气没有氮气显然不行,现在月壤中竟然有氢和氦,这无异于及时雨,因为有氦就可以代替氮配置宜人的空气。至于氢,它既是优良的推进剂,又是造水的原材料。这也许是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功劳,因为据研究,太阳风和宇宙射线都是一些高能粒子流,其中就富含氢离子和氦离子,大概月壤中有能聚集氢离子和氦离子的什么矿石颗粒吧。

    接下来赫哲博士就着手制造太阳能聚光装置,由于月面几十亿年前形成的玻璃岩很多,其中不乏透光度较好的玻璃岩。他带领机器人把这样的玻璃岩切割下来,按抛物面的标准,一块块打磨光滑,然后组装成巨大的凹面镜。他试了试焦点处的温度,不错,足可熔化月球岩石。

    难做的是熔炼炉。赫哲博士指挥机器人想了好多办法,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总算凿下来一块巨大的、无裂缝的、而且含金属量多的岩石,又用了两天时间,把这块巨石加工成一个巨大的半球形敞口钵,还用玻璃岩做了一个可以透光的、上面有一个小孔的半球形盖子。他要以此作熔炼炉。上面的小孔当然是逸气孔,他打算把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作配制新村空气用。巨钵下方凿了一个小孔,特制了一个圆锥塞子,当然是从里面塞,熔炼好的合金液只要在外面用杠杆一顶就可以流出来。

    看起来还真像回事,其中熔炼体积虽比不上地球上的熔炼炉,但也可以装五吨左右的矿石。借助月行车,赫哲博士指挥机器人把这个巨大的熔炼炉小心翼翼地拉到凹面镜的焦点处,支好后,赫哲博士就决定尝试铸造新村建材。

    按赫哲博士的设计,月球新村天顶为半球面形状,内层内半径为300米,外层外半径为320米,两层之间的空间将来充臭氧。为保证球面天顶框架的坚固,他准备采用稍呈弧形、截面基本是正方形的梁,通过卯榫结构连接成正三角形网络形状,网络眼上则准备嵌以一尺左右厚的月岩玻璃,以保证新村有很好的采光。无疑,新村没有一根柱子。这就要求制成的弧梁必须有很好的抗压、抗拉和抗冲击强度。然而又怎样才能制造出这样高质量的弧梁来呢?

    赫哲博士领着机器人找到一个环形山。这个环形山是由早年的火山爆发而非近期的陨石打击生成,从其呈综红色的岩体上一眼就可看出,这是富含钛铁金属的矿石。赫哲博士高兴得几乎能跳起来。因为这样的矿石,在月球的真空环境下,仅用熔炼的方法就可以直接铸造建筑材料,其抗压、抗拉和抗冲击性能远胜于地球上的钢筋混凝土建材。

    没有炸药,赫哲博士就命令机器人用切割的办法采矿。这样的方式虽然慢,但在运输上那辆月行车却派上了用场。五个机器人负责采矿,一个机器人负责运输,两个小时就装满了一炉。赫哲博士找出一个橡胶气球套在熔炼炉上方的那个小孔上,然后和那个机器人一块又把太阳能聚光装置安好,让它的焦点处耀眼的光斑恰好落在炉内的矿石上。月球上的阳光多么强烈啊,仅仅二十分钟,就可看见熔炼炉内的矿石开始熔化,不到一小时,一炉矿石全部熔成了液体。这时赫哲博士忙命令那个机器人用一根特制的撬杆捅开了下面的塞子,黑红色的合金液体马上像水一样流了出来,并且顺着一条小沟流入一个事先挖好的弧梁模子里。看看流满,赫哲博士又让那个机器人打开了另一条小沟,让合金液体流到另一个弧梁模子里。这样,恰好铸好五根弧梁,熔炼炉里的合金液体也流完了。然后,赫哲博士又和机器人挪开太阳能聚光镜,开始装第二炉矿石。这样一炉一炉地炼,五根五根地铸,工作顺利地进行了下去。与此同时,排气口的橡胶气球也一袋一袋地鼓了起来,充满一袋,赫哲博士就把它的口扎好,放到一个环形山口内的阴凉处保存。

    不知不觉的,十天时间就像流水似的过去了。月球上的太阳说落就落,一刹那间,就收敛了它那刺眼的光芒。这真让人非常不习惯。好在这时,地球的反光却以月光的数倍光度明晃晃地照起来,即使在它的下面读书写字也毫不费力,当然也不影响干活。遗憾的是不能用太阳能聚光镜熔炼铸造弧梁了。所幸的是在白天太阳能电池阵上贮存下不少电,用强大的电能也可以熔炼铸造弧梁。然而只工作了一百二十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五天)就把贮存下的电能耗费光了。

    坐等白天的到来显然是浪费时间。赫哲博士决定用已经铸造下的弧梁搭建新村天顶框架。这项工作在低处比较容易,只要把每根弧梁端头的卯榫结构对接起来就行。麻烦的是高处就得搭石头梯子,在最高处要费非常多的石头,并且要随时移动。好在相当于度夜,机器人不懂得心烦,这里只有赫哲博士一个人懂得喜怒哀乐,然而看到劳动成果一点点地呈现,他心里只有快乐。

    十五天黑夜很快又过去了,随着一千多根弧梁的组装完毕,新村的球面框架已略具雏形,像树木一样,小苗苗已经顶出了土,有了可爱的叶片。一刹那间,刺眼的太阳光就又照亮了月亮的各个角落。略具雏形的新村框架又是一种别样景致。赫哲博士忙又指挥机器人开始了用太阳能聚光装置熔铸弧梁的工作。

    这时候,耳机中传来了中国宇航中心的亲切问候:“赫哲博士,身体还好吧?”

    赫哲博士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地球亲人一直在关心着自己呀!他忙答应:“还好!还好!”

   “我们看到你的月球新村天顶框架已在构建,一切还算顺利吧?”

   “顺利!顺利!”

   “一个月快过去了,我们准备给你送来食物、水和氧气,你还需要什么呀?”

   “炸药,炸药呀!”赫哲博士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用切割的方式采矿,费时不省力,迫切希望你们再捎来一些炸药。另外,太阳能电池板显得少了些,上次二百四十个小时存下的电能,只用了一百二十小时就用完了!”

   “明白,我们一并给你送来。赫哲博士,你要注意休息好。”

   “是,是。”赫哲博士又一次流泪了。

    第二天(相当于月球上的第二十四小时之后,因为赫哲博士还按地球上的昼夜作息,所以说第二天),中国宇航中心派宇宙飞船给赫哲博士送来了足够半年之用的食物、水和氧气,还有工程用的炸药、太阳能电池板、耐高温金属过滤网,以及四个智能机器人。

    这样一来,赫哲博士信心更足了。使用上炸药,以及机器人助手的增多,新村的天顶框架工程明显加快,仅用了月球上一个白天、也就是地球上半个月时间,就备好了新村天顶外层框架的全部弧梁。接着,随着月球黑夜的到来,赫哲博士又指挥机器人开始了安装新村天顶框架的工作。虽然由于高度的增加,难度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机器人的增多,安装这个外层框架工作还算顺利,在又一个月球的白天到来之际,新村的外层框架就搭建好了。至于新村的出入口走道,也是半圆形筒状,就像大象的一段鼻子。

    接下来的工作似乎应该就是切割研磨制造新村天顶的玻璃了。但赫哲博士没有这样安排工作,他觉得还是应该继续铸造内层弧梁的工作。他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这时月球的白天恰好到来,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铸造弧梁,二是月球上虽然几十亿年前形成的玻璃岩比比皆是,但其中所含的杂质比较多,采光度不十分理想,因此必须把这样的玻璃再经过熔化提纯,而制造玻璃则需要低温迅速冷却,这个工作显然在月球上白天不行。这是赫哲博士思维缜密超常的地方,别人难以企及。当然,为了不误工作,赫哲博士安排两个机器人专门负责玻璃岩的开采工作,以便取用及时。这样,搭建新村内层框架的弧梁铸造下一大堆,熔制玻璃的玻璃岩原料也备下了不少,当又一个黑夜到来之时,安装新村内层框架的工作和制作新村采光玻璃的工作同时开始了。

    铸造玻璃的工序和铸造弧梁差不多,只是中间加了一道过滤的工序。这样制作的一尺左右厚的玻璃块同水一样透明,采光度十分理想。就这样,赫哲博士指挥机器人利用这一个夜晚基本搭建好了新村的内层框架结构,同时备好了外层的采光玻璃。当月球上又一个白天到来的时候,赫哲博士就安排机器人开始给外层框架上嵌装玻璃。并且安装好一块,还让机器人及时给玻璃边沿处浇上热的玻璃液弥封,保证将来天顶不漏气。

    事实证明,月球上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天空没有一点征兆,一块碗口大的陨石飞速地落了下来,凑巧打在已安装好的一根弧梁上,只见火星飞迸,碎石乱飞,硝烟腾腾。赫哲博士忙爬上去看,见这根弧梁被砸出一个很大的斑痕,好在熔铸成的弧梁密实坚韧,近似于合金铸件,抗冲击力度强,像鸡蛋碰在石头上一样,粉碎的是那块陨石,弧梁完好无损。

    有时赫哲博士能感觉到脚下传来轻微的震动,这除了月震外,另一种可能就是有比较大的陨石落到了远处的月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深深体会到住在地球上的好处,由于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一般的小陨石在穿过大气层时就因摩擦燃烧飞散了,能砸到地面上的大陨石少之又少。不用说,这是地球人之福。当然,没有到过月球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点的。

    为增加新村的安全性,赫哲博士指挥机器人以做好的天顶为券,连续垒了两层玻璃块,像中国传统的箍石窑洞一样,这样的玻璃快紧紧地插在一起,坚固牢靠,抗得住较大的陨石打击。这样虽然用了大量的玻璃块,增加了制作玻璃块的工作量 ,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

    当又一个夜晚来临、开始制作和安装内层框架上的玻璃块之时,赫哲博士感觉轻松了不少,他把这些工作完全交给机器人,他自己又开始了配置新村空气的准备工作。首先得测定和分离熔炼矿石之时收集到橡胶气球里的气体。他把这些气体看得非常珍贵,不浪费一丁点儿。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气体中氧气占到一半左右,其次是甲烷、氨气、硫化氢,还有一些臭氧、氢气、氦气、氮气,二氧化碳最少,没有水蒸气。

    赫哲博士搓搓手说:“看来,月球上出现生命的次序得和地球上相反了:就是先动物后植物。”

他首先分离出了最重的臭氧气体。接着分离出了最轻的气体氢气和氦气。其次分离出了比较轻的氨气和甲烷气体。这后两种气体非常有用:将氨气分解可以得到氮气和氢气,氮气作为空气成分,可以直接配置空气用;至于氢气,无疑可以用来造水,也可以作为动力原料留作以后用;将甲烷燃烧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东西更是月球上的宝贵东西。剩下的几种气体,除过硫化氢气体对人有害之外,其它几种气体对人都有用,可以直接用来配置月球新村空气。即使硫化氢气体,也好利用,只要将它在氧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其中的矿物硫就会自动分离出来,变成有用无害的东西。

    收集下的气体大致分离出来之后,赫哲博士又开始设计新村大门。因为要有人员出入,所以丝毫马虎不得。为此,赫哲博士设计了连续的三道大门。大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如果其中的一道大门开启,其它两道大门则严密关闭,只允许在人员进出的当儿,有一点点空气逸出。至于门的开闭之动力,自然是红外线感应式电动;当人员一挨近大门,大门就自动地向两边滑开,人一离开,它又会自动地及时关闭,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逃逸。

    考虑到设计无论怎样周密,总免不了空气损耗,赫哲博士又设计了一个气体贮存库房。库房下边装有管道直通新村。新村这端还设计了一个电脑检测装置,库房这端也设计了自动阀门。电脑检测装置就是随时检测新村空气的成分比例和气压,要是发现哪个数值不达标,库房这端的自动阀门就会根据要求马上自动地予以补充和调整。当然,这个气体贮存库房只有等新村建成之后再建。

    就这样,赫哲博士身闲心不闲,孜孜不倦地完善着新村的设计。不知不觉的,月球上的白天一刹那间又来临了。赫哲博士伸伸懒腰,心情愉快地走出蹬月舱。他看到,机器人已经安装好了新村内层框架的玻璃,正在安装出入口走道框架上的玻璃。这就是说,新村建设就要竣工了。也恰在这时,中国宇航中心又给他打来了电话:

    赫哲博士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朗声回答:“新村玻璃安装马上就绪,就差安装大门了,因此,请你们按我的设计要求制造三个大门送来吧。”

    宇航中心惊奇地说:“好快呀!就按你的设计要求制造三个大门送来。还需要什么呀?”

   “还需要一些照明设备、空调设备、搭建住房的彩钢板。”

   “没问题。”

   “另外,还需要一些植物种子,尤其是别忘了带一些小球藻的孢子来。”

   “这些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那就暂时没什么要求了。”赫哲博士喜滋滋地收起了无线电话,走去看新村。

    安装上玻璃之后的新村外观十分漂亮,像一颗亮晶晶的巨大的球状钻石,在太阳的照射下,向四面八方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走进新村抬头看,太阳光不再刺眼,它显得那么柔和,又使得新村全天顶一片明亮,既好看,采光度又很理想。走出新村,赫哲博士就在两个机器人的帮助下,开始向内外框架间的夹层空间充放臭氧。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头顶上充放臭氧,他们应该知道,臭氧对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咱们地球上外层空间就有一个自然形成的臭氧层,它有效地阻挡着宇宙射线对地球人体的伤害。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也就没有臭氧层了。而这又是必须有的,因此只好人工设置了。这项工作进行了五个多小时,直至收集下的臭氧用完。

    两天之后,宇航中心就派宇宙飞船送来了大门、照明设备、空调设备和植物种子,还有赫哲博士特别要求的小球藻的孢子。对于后者,主要是因为它的光合作用能力很强,它不仅可以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还能高效地合成蛋白质,给人类提供充足的食物。

    赫哲博士指挥机器人很快安装好了大门。接着就又开始给新村充放空气,其比例当然基本上得保证氧气占百分之二十一,氮气和氦气占百分之七十八,二氧化碳占百分之零点零三。这项工作几乎用了一百个小时。赫哲博士试着脱掉沉重的宇航服,觉得除过身体有些轻飘飘外,呼吸和在地球上一样顺畅。

    赫哲博士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好呀,从此我就成为真正的月球人了!”

    他马上命令机器人给他把住房搭建起来。接着把自己的生活用品都从那个登月舱里搬了来。还让机器人开始在住房的周围培植草坪,门前挖一个正方形池塘,他要在这个池塘里培植当饭吃的小球藻。所用的水当然是用在氧气中燃烧氢气的方式制造。

    就这样,赫哲博士在月球新村简单地生活起来。每天他都把自己的生活起居情况,报告给地球中国宇航中心,同时接受他们的指导。

    一个月后,中国外交部就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赫哲博士定居月球成功的消息。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各国的各个角落。各国各地区的各个电台、电视台、各大报纸传布的消息内容基本都是:

“在中国科学家赫哲博士的努力下,第一个宜人居住的月球村现在建设成功。中国政府向世界人民承诺:中国政府一定遵守世界各国1981年签署的和平开发月球的协定。中国除过定期选派一些科学家上月球新村搞各种科研外,也欢迎各国科学家定居月球新村搞科学研究。”

    从此,寂寞荒凉了几十亿年之久的月球开始变得生机勃勃了。月球成了太阳系中除过地球之外的第二个有人类定居的星球。

作者:郝金东 录入:郝金东 来源:原创
  • 上一篇:点铁成金谜案
  • 下一篇:绿面人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