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我在“背篓”望君归

作者:谢石 录入:谢石 来源:原创  时间:2021-3-30 16:41:43 点击:

       辛丑之春,3月27日,正是北国文学社约定去罗子山古渡甸、寨石、黄河滩实地踏春采风的日子。一大早起来,晨雾绕城,能见度不足十米。作为常识,我不由窃喜,“十雾九晴”,今天应是一个艳阳天了。这是一般出行者最理想的天气,我的心里自然是充满欢喜了。

      在此前一天,北国文学社社长史权老师组建了一个临时群。按群里的通知,所有参采人员7点30分统一在二中门口集合,8点准时出发。我因年事已高,不便乘车长途出行,就约定在延长的“背篓人家”饭店,等待大家归来。我此时,急切关注着群里的动向,快7点半了,文学社副社长刘山林在群里发声,敦促大家尽快到二中门口集合。我一直悬着怕大家按时候起不来,会延误行程时间的心情顿时放了下来。再看着群里人员一个个都回复收到,紧接着,也冒了个泡,提请山林,在大家到齐以后,出发前不要忘记拍一张合影照发过来。 

 待确定大家已经按时出发后,我开始准备早饭。我此时还在孙家河,为没有工作的儿子打理着他在这里经营的种养殖合作社,实际上,也就是守护着这个摊子,照顾着已经脑梗近二十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妻,在这里虚度光阴了。在做家务和照顾病人的空闲时间,看一看手机,浏览一下各个文学群,翻一翻朋友圈,遇到朋友们关于家乡和个人方面题材的好文,不时点个赞或者在朋友圈推荐一下,也时常发一些自己不太成熟的作品,和大家交流。今天,看着采访团一路前行,也不由尽兴,遂写了一段小文如下: 晨雾绕城兆天晴, 北国踏青黄河行。 老身难能一同去, 且在延长为君庆。

      这几天,儿子去上海了。吃过早饭。儿子的同学把我接到了延长。在儿子的城市花园寓所里,我打开手机,群里已经由随行的司机焦师傅给大家拍摄的照片发回来了。看着照片上的人,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心里欣然。说实在的,我这一辈子,不善交际,但我所交的朋友,无一不是贴心贴肺的。我的战友,我的同学,我的文友,一旦相识相交,就是一辈子的友谊。我在从事业余文学写作的这40多年里,最早从陕北作家张思明,延长广播站总编董新银,南河沟广播站站长王天平开始,陆陆续续在延长文学圈里结识了不下百十余人。他们一个个热爱文学,锲而不舍,为延长的文学事业鼎力奉献的精神,常常让我感动。

      这次组织采风活动的史权老师,就是我在延长文学圈结识最早的一名文学爱好者。 我最早知道他的名字是在《延长艺苑报》上,那时候,他还是延长中学的一名学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和同学王雁林、刘坚三人,在中学自办了一份油印的文学小报,在当时轰动整个延长文化界,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张思明老师只要一见我,就忙着给我介绍这几个让他颇感自豪的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一直到现在,他们三人由学生到成人,再到社会,一直和我都保持着联系。王雁林现在西安发展。刘坚成家后,现在山东孤岛的大海边上,也正是咱们黄河在这里汇入大海的出口地。用她的话说,看到黄河水来到这里,就像看到家乡的亲人一样。她在这些年里,同样一直笔耕不辍,前几年,还在国家一反邪教部门但任编辑,很受器重。在延长在线最辉煌的日子里,总裁王清明举办文友聚会,她竟从山东专程回来参与,让王清明总裁感动不已,常常提起。史权老师起初是在雷赤政府工作,后来又到了南泥湾的一家石油部门工作。不论在哪里,他的心一直在延长文学,延长作协举办的数次活动中,他都在百忙中回来参与。从去年开始,他申办了一个公众号,也就是今天的北国文学,在这个文学社里,目前已经发展到130多人,特别是延安、黄陵、富县、甘泉,宜川等地的文化名人王彦春、李全文、赵征、任宗耀等人的参与、让这个群更是群星璀璨 ,前程无限。 

      在北国文学社成立之后,文学社的第一次采风活动,竟是来到我这个人迹罕至的孙家河来看我。那次活动,刘山林,呼爱国成了我新交的朋友。这次活动,刘山林是文学社的副社长,又是去他的故乡,自然是责无旁贷。 

      在他们合影的照片中,左起第一人,是朱蓉。是一位退休教师。她为人热情,喜欢时髦,是文友中最会着装打扮的一位。在热爱文学的同时,也喜欢外出旅游。尤其退休以后,有了大把的时间,只要是延长文联或者作协主办的文学活动,她都每次不啬参加。也因此成为了延长文学圈里大家提起就都能认识的文学朋友。 和朱蓉紧邻的是兰芳,这是一名延长摄影界和文学界知名度很高的高级摄像师。我是在延长第二届文明活动现场会上认识她的。那次,她代表母亲上台演讲,我代表作协进行点评。虽然我点评的是另一个人,但她母亲的文明事迹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那晚相识以后,她也知道了延长在线,从此,延长在线再有大小活动,兰芳就成了义务摄影师,再以后,延长文联,延长作协,以至文友聚会,只要是有时间,她肯定是有请必到,每次活动结束,不是图片就是诗文,总是满载而归。随着公众号的普及,她也申请了兰花花诗文,同时,也组建了一个文学群,名为“兰花花爱心才艺群”。顺便提及一下,她还是一位延长爱心公益协会的爱心妈妈。她和她的家庭为延长人所做的文明贡献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延长人的心里。 

       站在史权左侧的是呼延世敏。这是一位来自古渡甸的中年汉子,也是呼延世家一位优秀儿男。他在热爱文学的同时,把家乡的文化建设视为己任,和村民一道建设新农村,修复奎星楼,翻修呼延祠堂,续写呼延家谱,可以说,只要是村里需要有人做的事情,他都会在其中出现。在延长,他也是时时关注文学动态,参与文化活动,早在三年前,他就和延长文联的朋友们一块到孙家河来看我。去年他又充当向导,领着史权和刘山林来看我,也因此成就了一段北国文学社采风佳话。 

      在刘山林左边的是杨凤君老师。是延长县高级中学的一位教师。她是我在整理《延长文学爱好者荟萃》时,注意到文笔特别独到的一位文学爱好者。我通过延长好几个公众号文学平台,最后又加到了她的微信号,这以后,她的更多佳作就“连篇累牍”,让我目不暇接。也从她的简介中,知道她现在是延长中学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延长中学教学的同时,还创办了延长县教育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平台“洧水翰墨”,并在前几天,刚出版了个人散文集《阳光下的幸福》。在此之前,她还编写了师生作品合集《春蕾绽放》和写作指导教材《阅读,让世界更精彩》等书籍。可以说,她和史权一样,都成了延长文学界近几年的后起之秀。 

       参加这次活动最年轻的是文联的刘新月编辑。这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青春的面庞,浅晕着一丝芳华,自信的气质,成就着满腹的文章。这个文学团队,有这样的年轻人参与,我们不禁赞叹,这实在是延长之大幸,延长文学之大幸也! 

       站在刘新月左边的是郝小平老师,这个喜欢文学,擅于朗诵的退休教师,曾经在延长在线脱颖而出,深得大家喜爱。我们也多次在延长文联和延长作协举办的活动中相遇,应该是老熟人了。她在去年升职为奶奶,一有时间就含饴弄孙。但对文学的热爱,还是忙里偷闲,也创办了自己的文学群,并在这个群的上家平台担任编辑。这次活动,本来是忙的脱不开身的,好在这天遇到了星期天,儿女们都回来了,孙子有了交代处,也就义无反顾的来参与了。

       站在最边上的大高个是贺景勇。这个当年在对越反击自卫战中,曾经的血性男儿,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经历了生死,目睹了全程。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用手中的笔,把这一切都如实的记录了下来。我曾经拜读过他的《战地日记》,那真是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写照啊!没有经历过现代战争的人,真的是无法想象战争的残酷。他们这一批人回到延长后,年年都在建军节相聚,并在同日一定去延长烈士陵园祭奠战友,同时也一定由他主笔撰写祭文。有人说,战友情,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情,这话一点都不虚。 贺景勇在参与战友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延长文学文化事业的活动。每有活动,他就连车带人,一同参与。为文友们多次相聚提供出行方便。也和文联朋友们一块来孙家河看过我,也曾经驾车专程来孙家河送过我。这次踏青黄河游,他又一次连车带人为大家服务,被大家誉为是一名最具爱心的文学爱好者。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呼唤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关注着他们一路发回来的照片,我突然萌生了要做一个美篇,把他们这次活动全程给记录下来,说干就干,于是《北国文学社踏青黄河游》全过程就随着大家发回的照片而诞生了。 

      在做完最后一张照片时,史权老师说他们已经开始启程往回返了,让我到事前已经约好的“背篓人家”大饭店等大家归来。我马上起程,来到饭店,在宽敞明亮的“土家族”大包厢,我打开手机随即写下: 我已经到了!

 

      2021年3月29日于延长孙家河记

作者:谢石 录入:谢石 来源:原创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