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延长县作协创始人张思明主席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关键时期,总需要有人正确引导和帮助,路才不会走偏走错,会少走许多弯路。我们的身边总需要有几个良师益友,路才会走的更加顺畅。而您,就是我文学之路上的良师。
永远不会忘记,我发表的第一首诗歌是在您的鼓励下,发表在您主编的《延长艺苑报》上;我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是您亲自登门送来,虽然只有两元,但已经足以点亮一个中学生的文学热情,从此我的眼里有了光,又增加了几分对写作的热爱;我第一次进文学培训班是您组织的翠屏文学社培训班,那是1989年,当您偶然听说我喜欢文学时,找到我母亲,动员我去参加文学培训班,地点在郑庄镇学校,记得当时的您精神焕发,和蔼热情,大家都很喜欢您,围着你问长问短,谈笑风生,学员都很年轻,有机关干部、油矿职工、中学生等,就在那次培训中,让我学习写作的同时,认识了蓝天、孟春明、王慧、张文霞、王翠梅、白灵、高敏等一批优秀的文友。培训班开始前,您让每人准备一个节目助兴,于是,大家在一起激动地朗诵诗歌、唱歌,兴奋的一晚上不睡觉,从此,我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我们共同激励共同进步;我第一次听名家讲座是您以个人交情邀请的专业大作家高建群授课,让我见识了名家风采,明确了写作目标。第二天开课时,培训班教室里座无虚席,您和高建群老师坐在主席台,由您主持,大家挨个开始表演节目。王慧唱的《一帘幽梦》赢得一片掌声,轮到我时,本来就腼腆的我,紧张地唱了一首当时正流行的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头天晚上禁不住几个文友的怂恿,唱的太多,把嗓子喊哑了,眼看即将唱完时,最后一句高音却怎么也拉不上去了,我红着脸停下来,尴尬地看向您,生怕惹您扫兴,您却带头鼓掌,说我唱的真好,我就这样蒙混过关了,但却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在那个青涩的年龄里,和一群同样爱好写作的人在一起唱歌、谈论文学,觉得是那样浪漫,那样美好,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后来,您又带领我们去壶口瀑布采风,去凉水岸采风,和山西大宁文友联谊,让初出茅庐的我认识到了写作的意义 ,让我明白了文学不能闭门造车,要出去看,要采风。您每次在路上都给我们强调要多看多观察多写,才会创作出好作品。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社会,遇到的第一个语重心长鼓励我写作的人就是您,您像老师般,又像长辈。从此,在我的心里,您就成了我社会上和写作上的导师,自始至终,我都发自内心地尊称您为老师。
永远不会忘记,因为那时没有手机,通讯不方便,您总是不厌其烦地上门和每个作者约稿。1993年,我去了西安,您多方打听到了我上班的地点,记得那是炎夏,西安的大街闷热难耐,您大中午冒着酷暑从城西一直找到城东的兴庆公园,转了几大圈才找到在兴庆路上班的我。一见到我,您高兴的大声叫我,看我一脸懵圈和惊讶,您就故作生气劈头盖脸地说:“你到西安了就再不和人联系了?你还想不想写文章?”您竟然还是那么直率。我说当然写,听我这样说,您立即眉开眼笑,说既然喜欢,就一定要多写,把你写的作品现在给我,《延长艺苑报》下一期就可以刊登。您满头大汗地站在路边督促和鼓励我不要中断写作,并关切地询问我的境况,我让您坐到房间里再叙,您却说自己很忙,下午还要返回延长,这次是来开会,顺便过来看看我,待我把自己的一本诗歌作品草稿交给您,您立即匆匆告辞,任我如何挽留说在一起吃个饭,您还是急急忙忙转身而去,说要赶车。
在您的督促下,我从单纯小情调的文学爱好者渐渐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在您的鞭策教诲下,我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长为作协的一名会员,直至把自己的作品出版成书,直至和文字难舍难离。
后来,我回到了小城,和您见面的次数多了。有时在大街上走着就会迎面相遇,您看见我的第一句话总是:最近有没有写东西?我若说没有,您立马会沉下脸,像一个严厉的父亲训斥自己的孩子一样,恨铁不成钢地大声训斥:“你太懒了!为什么不写?哪怕每天写几句也行啊!怎么可以荒废?怎么每次见了都要我说你!”见我被说的手足无措不好意思了,您的语气缓和下来:“你的基础可以,既然喜欢,就一定要坚持写,人的精神不能空虚,要多看书多写。写好了,就拿给我看,我给你修改把关!”说完后不等我回答,就头也不回地匆匆而去。
也许是太熟悉,就像信任自己的父母一般,我不忙时会去看看您,把您当做最亲的长辈,向您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您探讨文学写作,和您拉家常……您总是高兴的让我看您书架上又多了几本书。而您的的确确是我的榜样,每次去家里都会看到,书桌上不是堆着正在校对修改的会员投稿,就是摊开的您正在创作的稿子。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办了翠屏文学社、创办了《延长艺苑报》,会员从零发展到几十人,组织大家培训、采风、写稿,自己还得为资金维持,四处奔走,找领导支持,拉企业赞助。您本来有自己的单位和工资,可以和大多数人一样安享生活,可您似乎就是为文学而生的,充满激情和理想,主动肩负起发展延长文学的使命,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文学梦努力着,为培养延长文学新苗努力着,为延长文化发展努力着。您说延长有人才,延长不能没有作家协会,您一定要把这一盘散沙聚拢,组织大家把延长文学搞起来。后来,您真的创办了延长县作家协会,创办了第一份延长人自己的文学杂志《延长文艺》,延长的文学爱好者们有了自己的团体组织,有了写作的目标,多了发表作品的机会和平台。当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刊登在杂志上时,心情无比激动,高兴了好长时间,写作的信心被一下激发了出来。当想到许多人在杂志会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时,我既兴奋又骄傲;看到他们投来赞叹的目光,听着他们的夸奖,我自豪极了。从此,从小自卑的我在朋友、家人面前自信了许多。而这一切,都是出于您的鼓励和引导。您,真是我人生路上最好的导师。
后来,因种种原因,我总在为生活几地奔波。我一直以为随时可以去看您,而您一定就像平常一样在家里写文章或者编书;我一直以为去看您很容易,因为交通不是问题;我一直以为见面的机会还很多,您是县作协的顾问,回老家时也会和我们联系;我一直以为您身体虽不好,但足可以过了百岁;我一直以为您坚强的意志会和您的文章一样,足够延伸生命的长度……
事实是,我总是不知为什么而忙乱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自由,我总是抓不住一些重要的机遇,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我也有您这样一个父亲该多好!
生活总是那么无奈,一切不可预测。一直说要去看您,又总是一天一天的往后拖。去看您,成了压在心头总是不能成行的一件大事,最终在听到您老人家与世长辞的噩耗时,我眼前一黑,只觉天旋地转,悲恸之情难以抑制,对着电话无语凝噎,潸然泪下......
我好后悔。后悔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去看您,后悔好长时间没有和您说说话,后悔好长时间没有听您慈父般直率而又幽默的教诲。
直至在灵堂前,面对您的遗像,我依然不愿相信那些黄白菊花簇拥着的就是您。我宁愿相信,您只是太疲劳而睡着了,因为您才七十七岁 ,因为您还有许多书没来得及写,因为您还要和您培育的许多人同道而行,看着我们一步步在文坛绽放光芒,走向理想 。
此时此刻,任何文字都难以表达我悲痛的心情。您是我永远的长辈,您是我文学路上永远的老师!您的英名会在延长文坛流传,会在延长历史上闪光。愿老师从此无病无痛,驾鹤仙游,让天堂的文曲星为我们照亮文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