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不朽的丰碑

作者:王德荣 录入:王德荣 来源:原创  时间:2017-3-16 17:29:49 点击:

 近日,拜读完著名作家柳青的长女刘可风投入多年心血完成的《柳青传》,心情异常沉重。说实在的,我是怀着一颗宗教虔诚的心来读这本书的,柳青无愧为文学精神的向导。柳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名利,在文学事业上这种牛马般的劳苦精神,让我们望尘莫及,是很难追赶超越的。他是一位用生命和心血来换取文学成果的真正作家,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高度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柳青传》全书38万字,总计16章,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分为上、下两部分,并附柳青与女儿的谈话。语言朴实厚重,是一部全面解读柳青,研究柳青,继承柳青遗志的难得传记。

 记得我上初中时,学过一篇课文叫《梁生宝买稻种》。那时,只记得学课文内容,分析段落,死记硬背课文的中心思想,好像都不知道作者是谁。即使知道作者是柳青,也从来不关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至于是哪里人,一概不知。直到我后来喜欢上了文学,闲暇之余胡涂乱抹一点文字后,才知道了《创业史》这么一部小说。当时,根本不知道小说具体内容是什么,从字面来判断,以为是一部讲如何去创业的书籍,就好像前苏联作家奥斯托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为是讲如何炼钢铁的。心想,创业与炼钢铁有什么好看的,所以也就没激发出阅读的兴趣。也是偶然一个机遇,在一位文友处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皱褶且颜色发黄的《创业史》。当时只是想顺便翻阅一下,没想到一翻阅,就再也放不下了。被书中栩栩如生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个性所折服,特别是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非常细微,是一部难得的史诗般力作。也才是我知道了小时候学过的《梁生宝买稻种》就是节选自《创业史》的。阅读《创业史》让我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们渐渐懂得了什么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正作家,什么样的小说才能是堪称是史诗般的小说。后来,我才明白,光从字面上理解书籍内容是大错特错的。

 思想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力度。柳青无愧是当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楷模。1952年,他担任长安县委副书记、常年四季,奔波在田间地头,把创作的根深深扎植于肥沃厚实的土壤里,放弃都市优越舒适的生活,从1953年开始在长安县皇甫村一蹲就是十四年。由于“文革”被诬陷为“黑作家”关进“牛棚”,才被迫离开深深眷恋的皇甫村。在皇甫村,他与劳苦大众,生死相依,相濡以沫。无数个不眠之夜,呕心沥血,挑灯夜战,孤独寂寞,大喜大悲,才铸就了《创业史》这部扛鼎之作。他曾说“写作对我来说,就是我的全部,如果我什么时候放下笔不能写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难怪已故著名作家路遥就是他最真诚的崇拜者,追随者。

 阅读柳青,就让我不由想起路遥。柳青年长路遥33岁,不属同一时期作家。路遥始终视柳青为自己的文学教父与人生导师!他的创作案头经常放一本《创业史》。每当创作遇到麻烦或大难临头,他就会想起柳青,想到《创业史》。路遥曾先后七次精心研读《创业史》,在阅读过的所有中外名著中,《创业史》位居榜首,以此来激励自己在文学的道路要做一员大将。不做侏儒。柳青曾说:“从皇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的故里和成吉思汗陵,需要一天时间就够了,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上没有陕西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体裁的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代的”。路遥默默的记住了自己导师的这些话。在一次俩人的交谈中,路遥向柳青坦白说自己要成为一个作家时,柳青拍了拍路遥的肩膀说:这是一个非常的选择,是好事,娃娃,你以后要受罪呀!事实确实如柳青所说的那样,路遥倾注全部心血完成划时代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受罪确实不小呀!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后,引来了评论界的一片质疑,此时,处在风口浪尖的路遥能不能继续完成后两部的创作,对自己的身心毅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他始终坚信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不会过时,他无奈地孤零零地来到柳青的墓前,长跪不起,嚎啕大哭,向自己的恩师不知汇报了些什么,至今永远是个谜。当路遥跪在柳青的幕前,世界上有多少个所谓的评论家或文学家能够理解路遥的心酸,有多少平凡的人们能理解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艰难。路遥在创作上是一位桀骜不驯的骁将,认定的路,绝不会退缩,最终事实有力的证明,路遥的选择是正确的,是成功的,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像自己的教父柳青交出了一份完美的大卷。作品《平凡的世界》如同《创业史》一样,影响着无数千千万万的热爱他的读者,因为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在陕北这块苦焦的土地上,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柳青,先后完成的《种谷记》、《铁墙铁壁》、《创业史》在读者中都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创业史,堪称里程碑。正如路遥说的那样:“比之某些著作浩繁的作家来说,柳青留给我们的作品也许不够多。可是,如果拿一两金银和一斤铜铁相比,其价值又是怎样的呢?”是的,由于“十年浩劫”柳青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写作被迫中断,尽管最终未能完成《创业史》全部的创作计划,虽然让人有点遗憾,但他留给人类这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就足以让我们感到震撼,就足以让我们享用不尽。难怪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也曾说。“柳青是他文学上的导师,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他学习创作的榜样。阅读创业史,大概是我读这个世界上的文学作品读得最多,影响最深的一本书。这样一个瘦弱的老头,这种精神,堪称巨人,品格的巨人”。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2日出生在榆林市吴堡县寺沟村的一个土炕上。少年时,他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痨病(俗称:肺结核)。但老天也许看见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伙将来是个人才,就手下留了情,给了一条活命。没想到,这后生真的还闹出了世事。柳青不仅仅在文学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轻时他的英语水平还相当不错,能够翻译外国名著,我想,如果他早年放弃文学创作,一门心思专攻英语,也许就很可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翻译家。他曾有过两次婚姻,1942年7月与绥德干部子弟学校教员马纯如结婚,后因种种原因,选择离婚。后又与一名从沈阳来支援西北的24岁女子马崴结婚。马威为人厚道,忠实勤快,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是柳青的忠实伴侣。后由于马威无法承受“十年浩劫”带给自己与柳青精神上的致命摧残,无奈被迫跳井自杀。给人留下了无限悲痛!

 1960年5月,《创业史》第一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当时印刷10万册,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在纪录片《柳青在皇甫》中曾说:“就《创业史》的艺术成就来说,现在罕有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就足以可见《创业史》的分量有多重。柳青不仅仅是一名著名的作家,而且他还是一名慈善家。他把《创业史》所得的16065元稿费一分钱没留,全部捐献给王曲公社作为社办工业经费。后又给生养自己的故土寺沟捐献修了一座便民桥,声名远播。他曾说:“一个对人冷淡无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无论他怎样善于观察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这就是说,在生活或工作中要有热情—热情的喜欢人,帮助人,批评人或反对人”。

 柳青与胡耀邦也曾有过多次接触,在北京期间,胡耀邦曾派自己乘坐的红旗轿车送柳青回出版社。“文革”时期,柳青心力憔悴,加之妻子马威去世,子女众多,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危机。197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照顾好柳青的生活。1978年6月13日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此时,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胡耀邦亲自参加了追悼大会。

 柳青的一生,是为时代歌唱,为人民抒怀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了这片深沉的土地,他是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永远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他是一团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火焰,永远指引我们奋勇向前。

 文艺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国文艺的春天已经来临。如今,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太多太多,我们的陕北,有谁再能像柳青、路遥那样,深入到群众中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呢?再铸历史不朽的丰碑呢?我们期待着早日出现。

 

作者:王德荣 录入:王德荣 来源:原创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