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田雨

作者:任爱田 录入:夜莺 来源:原创  时间:2023-4-26 15:52:40 点击:

田雨

    春雨刷刷地下,顺着大棚塑料流下来立刻汇成了一条小河。哥哥一䦆头一䦆头把重重的泥土实实地压在塑料的底部,以防刮风卷起。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补大棚了。雨水从额头流下来,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撩起衣襟擦擦头上的雨水,衣襟也几乎粘在脸上了,衣服快被雨水湿透了,脚踩在水窝里,有时粘了泥土,每抬起一步都很吃力。尽管雨越下越大,但是哥哥还是坚持把塑料压完,因为天晴了还要耕种,还有很多活等着要干。

        自从种上蔬菜大棚,哥哥几乎一年闲下的日子很少,作为农民,即使已经六十多岁,也从来不放松劳作,看到哥哥满头大汗,劳累的模样,我总会说:“你和嫂嫂不要种那么多地,孩子们都成家了,你们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呀!”

“趁我们现在还能干,种地攒点钱,不连累孩子们。”哥哥嫂嫂经常这样说。

从我记事起,哥哥就是个心地善良,性格温和,老实忠厚的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宽厚待人。哥哥上高中时,因为家中劳力少,生活困难,他主动休学一年跟大人出民工,在工地上,他总是重活、脏活抢着干,大人们看到这个勤快又孝顺的孩子无不夸赞他懂事、吃苦、能干…… 工地上偶尔吃一次白面馍,他总是想办法烤干留给家中的妹妹,自己却吃蔬菜、烧洋芋冲饥。那时候我总盼望哥哥回家给我带回烤馍馍,也教我学一些从未听过的外国人的话——英语,我学上几句得意地在同学面前炫耀,总会吸引一群同伴投来羡慕的眼神,要跟着我学外国话。那时总盼望哥哥能考上大学,改变家庭的困境,我也会很骄傲的说我有一个大学生哥哥。

哥哥的勤奋,用功读书是远乡近邻出了名的,大家眼中的优秀学生。特别是在延安报纸上还发表了名为《犁耕》的文章,笔名田雨,当时在校园里引起小小的轰动。七八十年代十里八乡能出个大学生太不容易了,哥哥平时学的很好,偏偏考试时成绩差了点没考上,从此就一辈子跟土地打上交道,很少离开家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哥哥率先试验在村里种西瓜,从外地湖北引入优良品种,从育苗到西瓜成熟,哥哥每天都几乎蹲在地里,细心呵护每一株瓜苗,待瓜苗长到约一米,就把瓜蔓拉直留成“小”字形,中间留根主蔓结西瓜,两边侧蔓提供养料,用土疙瘩把瓜蔓压住固定在地上,以防刮风吹翻瓜蔓,每次照顾西瓜就像抚养一个小孩,用瓜铲把地面拍的平平整整,把柔细的土垫在西瓜下面,就像给瓜宝宝铺了一层柔软的地毯,当西瓜长大后,隔一两天就要翻一次,光照吸收均匀,这样的西瓜吃起来沙甜。地里结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哥哥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这也是一家老小的经济来源。

卖了西瓜,上完农林特产税,哥哥拿出一部分钱买了村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村里第一台录音机。每天吃过晚饭,村里好多人聚集在哥哥家里听陕北说书,看电视, 窑洞里时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有时,哥哥还义务为村上放电影,在当时物质生活较为匮乏的年代,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不久,哥哥成为县上小有名气的种瓜能手,更重要的是带动乡里很多人发家致富,成为那个时代的致富带头人。记者上门采访,把他的事迹登上了延安报,田雨这个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报纸上,哥哥的干劲更足了。

1988年,国家提出“菜蓝子”工程,在县政府的感召下,哥哥又种起了蔬菜大棚。春夏秋冬,风里、雨里,育苗、移栽、浇水、打掐、防治病害、采摘,卖菜等是哥哥的日常。有次周末,我到哥哥家正赶上摘菜,白胖胖的萝卜、又紫又圆的茄子、红的发亮的西红柿、绿里透红的辣椒、像绿绳子似的豇豆在风中自由地摇摆,看着满地新鲜光亮的蔬菜,哥哥一大筐一大筐从地里担出去,整整担了一个下午,满满装了一三轮。回家后和嫂子又精挑细选出没有瑕疵的蔬菜,重新整理归类,再次装上三轮。吃饭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刚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嘟——嘟嘟”三轮声又一次响起,我看了看表才是晚上两点左右,哥哥要开着三轮出发为了在农贸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又早早地起身批发菜了。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哥哥的菜能卖个好价。

第二天直到下午三点多,剩下半兜子的菜卖不出去,哥哥又无奈地拉回家来,看着哥哥又累又饿,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心疼的问道怎么回事,哥哥一筹莫展地回答: “唉,今天农贸市场回来了外地菜,好多二倒菜贩已经批发好菜了,跑了大街小巷零卖,不好卖,卖了还卖得不到一百块钱……”

看着哥哥忧心忡忡的样子,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已经农历七月份了,哥哥家今年蔬菜收入还不到五千元,年收入一万元的梦想很难实现了 。哥哥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的痕迹,哥哥嫂子都已经六十多岁了,长年累月繁重的体力劳动, 让他们显得更加苍老。“还不如出去在工地上干活,一年下来还收入二万多。种这么多地,累死累活卖不了多少钱。”我对哥哥劝道,“村上经常有事,我是会计走不开。”哥哥说。“叮铃铃”电话铃响了,“田雨,赶快把咱村贫困户信息填在表上、镇上要…….”村主任的声音响起。哥哥忙得顾不上吃饭,又填起了表格,这样的事不胜枚举,哥哥也不足为奇。

是啊! 哥哥总是这样,总是把集体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别人的事,别人的感受重于自己。哥哥从未骂过人,也从未和人发生过矛盾,无论什么事总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哥哥在改革开放初期承包了村里的几座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谁家大棚上或建造房子需要木材,就随意上山去砍,哥哥从未说过啥,地里的蔬菜庄稼有人没种菜也摘着吃,他总是说:“多着呢,能吃多少呢?”村里村外,提起哥哥无不称赞哥哥是难得的好人,为人厚道,不计得失。去城里卖菜时常给村里人稍菜籽、种子、化肥、面粉……有时还帮他人卖菜。只要没有外地菜争抢市场,哥哥的本地菜,菜贩们抢着要,因为他太好说话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任劳任怨守护着家和这个村,这片土地。村里的灌溉用水、 饮用水管子坏了,他主动负责带头更换,下水道坏了就联系带领村民修补,从来没听他抱怨过。

有一回哥哥从大棚出来,看见邻居家三轮侧翻在地。他连忙跑过去,发现三轮压在邻居的身上,方向盘死死地顶在胸口上,邻居脸色发青,呼吸微弱。哥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一点点将三轮抬起移开,从三轮底下把邻居救出及时送往医院,脱离了生命危险。邻居儿子从外地赶回来看到父亲平安无事,买了礼品看望哥哥,感激地说:“叔叔,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第二次挽救了我爸爸的生命,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让村民富裕,邻里和睦,始终是他的梦想,好人梦是他一生不懈地追求。

在惠民政策的普及下,现在村里种菜形成了规模,是县上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村里变化日新月异。村民生产运输由手拉车变成三轮车甚至添置了小货车。村民出行由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富裕农户购买了小汽车。村民住的窑洞宽敞又明亮,硬化道路通到家家户户,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河上修建了桥梁,村民的出行更加便捷,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虽然哥哥家因为自然灾害,蔬菜卖了不到一万元钱,可是修补大棚的费用政府给予了全部报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哥哥简单纯朴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哥哥脸上也时常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田雨”这个名字寄托了哥哥学生时代的作家梦,笔名的初心可能希望自己成为田间的及时雨,下到田里滋润庄稼,更下到人们的心坎里,浸润每一片心田……                     

   


作者:任爱田 录入:夜莺 来源:原创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