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石堡寨散记

作者:自强不息 录入:自强不息 来源:原创  时间:2025-4-24 21:01:11 点击:

石堡寨散记

   谷雨时节,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春山愈加青翠,春花更加鲜艳夺目,空气没有一丝尘埃,显得非常新鲜湿润。我们踏着春天的尾巴,又值“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延长县作协组织的“寻梦黄河边,春游石堡寨”文学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三台车十五人自驾游,在春日明媚的山野间一路停停站站,经过传说中的北九殿圣母娘娘寺——雷赤镇——尚罗文化古村——网红打卡地十八弯山路,中午时分到达了宜川县云岩镇阁楼乡。 

   在我的生活中,有好多熟人时常在我跟前提到阁楼塬如何如何好。其实阁楼乡是东阁楼和西阁楼两个村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集市。据说这里以前是宜川县有名的古镇,不过现在我只看到冷冷静静的街道和几家几乎无人光临的小商店和小饭馆。

   我们好不容易找个大点的饭店坐下来,我们要吃面条,大厨却说事先没有和好的面,而且我们人太多一时做不出来,只能凑合着吃大米炒菜。厨师两口子忙着在厨房张罗饭菜,开水还要我们自己烧自己倒,我心里失落了不少。曾经门庭若市的宜川阁楼乡,由于前些年撤乡并镇,被并到南川的云岩镇,再加撤村并校,人口流失,这里越发人烟稀少,萧条了许多。听说只有在秋季苹果丰收的时候,套袋、下苹果,卖苹果的流动人口多时,阁楼集市才会恢复一段短暂的繁荣。 

   石堡寨就在阁楼东的黄河岸边,通往古寨的路狭窄陡峭,令我我坐在车里一直提心吊胆。 

   终于能看到黄河了,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着。这里就是“寻梦黄河边”文学采风活动的主战场——石堡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连平时不爱言传的人也不由得多叨叨几句。石堡寨对面还有一座山,叫做牛心寨,远远望去山顶残存数十个院落,都是破破烂烂的,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这座山四围环水,深深的沟壑中涧水交叉着向东流去,地形和延川乾坤湾很相似,溪水环绕着一座石山,山势高大威猛,杂草丰美,是一个放牛羊的天然好牧场。 

   石堡寨三面悬崖峭壁,唯有沿着荆棘丛生、坎坷难行的一条羊肠小道绕行到古堡的南门,才能进入石堡寨。放眼静静流淌的黄河水,上游不远处便是古贤大坝水库工程项目,现在正在开挖导流洞,黄河两岸的山头,隐约各插着一面红旗,便是将来大坝建成的高度。听说以后黄河水位将会升高一百多米,浩大的工期需要十年之久。黄河古贤水库,对于黄河治理效能发挥巨大的作用,除了挖掘河里泥沙外,还可以用来发电,水位的提高有利于灌溉两岸的农田外,还能改变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综合利用黄河上的水资源,彻底改变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黄河下游平原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洪涝灾害,造福子孙后代。 

   终于爬上了南门,穿过石头砌成的寨门。断壁残垣尽收眼底,没盖顶的石头房子,塌陷石墙赫然在目,还有几孔石窑洞,有的是瞭望口,有的是射击孔,只有两面石头箍的窑洞比较完好一些,仍然是缺门少窗,窄窄的通道仅容两人通过。 我们边走边谈,察看地形,从四面八方不同方向拍视频。

   据说石堡寨是金元时代的遗址,清代同治年间回乱时,周围村民们为了避难,又进行了重修。这里隶属于宜川县云岩镇阁楼社区柴村,石寨依山修筑,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宽约三十米,城墙以石块砌筑。残高1——4米,残宽0.5——6米。南墙辟有门。堡址內发现一块同治十年重修关帝庙碑。附近还有井湾遗址(仰韶文化)。据宜川县志记载:同治六年、七年间回民军围攻石堡寨未破,保全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石堡寨居功甚伟,不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柴村的许多旧瓦房依然可居。村口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王李氏节孝坊。背面是介绍节孝坊为四柱三间牌楼。它高4.5米,面宽6.14米。明楼面宽2.22米,次间面宽0.93米,庑殿顶、檐下施斗拱。明楼额枋刻嘉庆15年(1810年)旌表王门李氏题记。我们今天一路已经见到过好几座古佛塔,这种保存完好的古代石牌坊却还是第一次见。这也是宜川县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处节孝石牌坊,对研究其家族史及古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我们在牌坊下仰望石牌上刻字和对联,还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其中一幅对联下面因年久失修,石柱风化严重,有四个字被风霜雪雨侵蚀掉。我们研究了半天没弄明白这几个字是什么字。其中上联是:矢志青年备历诸艰经百折,完贞白首宠邀嘉命乐可秋。联首是:宸翰垂芳。下面刻着:奉 旨 旌表先祖母待赠儒/王门李氏节孝坊。在正门左右两侧对称处,正面分别刻着儀型,奕世。西面石柱上刻着:一节冰霜尚碧天,东面一联风化得只能看到三个字。刘静怡、杨凤君和樊姣姣在百度查了半天,愣是没找到答案。 

   信步来到村头,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槐树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老槐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尤其在农村,它枝叶扶疏,槐米还能卖钱,喜鹊爱在树上筑巢。人们爱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槐树,就像古人栽梧引凤一样。 今天一路行来,我们见证了有340年的老槐树,还看过了800年的老槐树,也看过一棵880年的槐树,没想到这一棵更加古老的槐树悄悄在这里等着我们。 这棵老槐树粗壮的枝干上,赫然钉着红色的保护牌写着:古槐,1100年,保护级别,特级。我们仿佛走到了古槐博物院,一棵棵古树都是我往日的所不知,所未见,一次次刷新着我的认知。 

   静静矗立的老槐树,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历经雷电风雨,严寒酷暑,在金戈铁马中昂首挺胸在黄土高原的土地上;在刀光剑影里,经受住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它顽强地活着,活成一个标本,活成一部历史,活成一部神话世界。

   侧耳倾听古树的心声,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有幸遇见一棵树,一棵刻着千年轮回的树。它从容地面对生命里的一切,送走了人世间一批又一批的过客,成了一棵棵理性的树,博爱的树,怜悯的树,伟岸的树。 

   “寻梦黄河边,踏青石堡寨。”不知古槐待何人?但见青山映彩虹。

作者:自强不息 录入:自强不息 来源:原创
  • 上一篇:相约佛光村
  • 下一篇:良 师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