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九九七年的仲夏,风拂过太行山脉,白杨树的叶子哗哗作响,在高平市野川镇和路角村的川道上满眼都是金黄的麦浪在此起彼伏,汹涌着金色的希望。砖厂的砖机坏了,工人全部放假,他们都进城逛街去了,只剩下我坐在低矮的床铺上写日记。
“山林,山林,我给你租了一本小说。”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让人心动。她就是我们砖厂的开心果——陈丽娟,每天嘻嘻哈哈特别爱笑,好像上帝把天底下所有的快乐都送给了她。她一来到砖厂,一向沉闷的空气都被她感化了,处处飘来欢乐的气氛。我在砖厂是唯一的一个文人,由于成功预测到毕胜国暴打赵玉平而受到工友们的崇拜和尊敬。
她推门进来,见房里就我一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甜美:“山林,我觉得这部小说写得非常好,还是你们陕北作家写的,我就从书店租来拿给你看看。”说着就递给我。我接过一看,是一本厚厚的《平凡的世界》。可能她看过《平凡的世界》,知道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故事,也可能她也有把我当成孙少平的愿望,因为在二十多个工人里面只有我和她在阅读,在精神世界里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我觉得孙少平就是我的影子,孙少安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像孙少平一样不安于农村的生活,总想在城市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总想在茫茫人海中打造一个自己的小天地,背上重重的行囊,背上人生的理想,也背上了诗,踏上离家的路。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人生轨迹起伏跌宕。在聚散离合中,我总忘不了那几本沉甸甸的书,《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道出了我的情感,我的生活。我在孙少平的身上看到苦难深重的我,看到了不甘接受命运摆布的我。我尊重和敬仰路遥,他准确地把握现代中国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脉络,写出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十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写出了那个社会历史变化过程中的诗意,激励着亿万青年勇敢地走出农村......
《平凡的世界》是普通人的奋进书,是成功者的心灵史。如今,距离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已有二十五年了,每当我迷茫孤寂时,就会翻开这本书,寻找我和路遥之间的心灵共鸣,他仿佛在写我的故事,我的人生履历。他说:“当别人用西式的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着筷子吃饭而感到自责。”这在一九八八年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容易,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唯洋是举,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非常严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但是路遥的小说很干净,他的作品充满了正能量,许多作品都是励志性的。
多年后,我有幸加入延安市作协,再一次缩短了与路遥的距离。我们聚集在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听着解说员讲解路遥生平和一生的创作,我对他的敬意更加深刻了。中国作家、延安大学教授梁向阳老师对我们这批学员详细讲了路遥作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对中国亿万人民群众产生的作用和激励是前所未有的。他用生命写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上百万字的宏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社会历史画卷,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绝唱,给中国十四亿人民带来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侯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登上了延安大学校园旁的文汇山,瞻仰了路遥墓,敬献了鲜花,三鞠躬,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人民作家路遥的尊敬和爱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三次称赞他,因为路遥给一切卑微的人带来希望、勇气和光亮。
作为延安作协的会员,我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石,它不但生长着五谷杂粮,也生长着瓜果梨枣,既有五谷飘香,更有瓜果香甜。它不但养育了我们,也养育了人民作家路遥,我们热爱这块土地,敬畏这块土地。
在路遥逝世30周年之际,我想起路遥墓后墙壁上那几个金色的大字: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们更多写作者应穷尽一生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