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病 友

作者:林子(曹亚梅) 录入:林子 来源:原创  时间:2015-8-28 10:30:22 点击:

 

 

常言道:“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要没钱”现实点讲,果真如此,这句话赤裸裸地道出了疾病的可怕性和金钱的重要性,因为疾病意味着灾难,特别是难以治愈的大病,可以使一个人陷入痛苦的沼泽地,甚至摧毁一个家庭。患者饱受疾病折磨,没有了自信,没有了较好的生活质量,亲人们也跟着受煎熬。没钱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特别是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攀比心、功利心比较强,手中财富拥有的多少意味着社会地位的高低,生活品味、质量的优劣,故而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始终是乐此不彼、一生奋斗的目标。

2011年深秋,我因病住进西安西京医院就医。首次到省城医院治病,感觉这家医院真不愧为是省城大医院,不仅有国内一流的专家教授,还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医疗设备,引来无数前来就诊的病人,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好医不怕没人找。整个医院大厅人满为患,络绎不绝。原来我老感觉自己患病多年是件很不幸的事情,是上帝对我的不公平待遇,来到这里遇见这么多柱拐的、坐轮椅的、担架人抬的、靠人扶着走路的人,突然感觉比他们幸运多了,至少不缺胳膊少腿,因自己患的是慢性病,生活完全能自理,心里面多了几分侥幸和慰藉。病房条件很好,就像宾馆标准间似的,有电视、电脑、卫生间、语音寻呼机、饮水机等,干净舒适,环境温馨,病人如同回到家的感觉。人性化的管理、优越的环境、周到的服务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恢复。

我病房里住两个人,临床的那个人是个七十来岁,满头白发,脸色发青,眼睛痴呆,身体消瘦的老妇人,她整天要么横卧在床上昏睡,要么起来大喊大叫,特别是晚上,她更是折腾的厉害,以至于让我无法入睡,很是无奈。医生给她注射镇静剂后才算安静下来。我虽然不知道她患什么病,但感觉她病情很严重。当时,我也是刚刚入住的,病情很不稳定,胆结石、胃部疼得厉害,不能进食,有时头冒冷汗,烦躁不安,心想自己真倒霉,怎么遇到这么个让人闹心的同房病人。
   我们俩虽然在一个病房里,算是病友,同房对床,但在一周时间内我们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因为吾身顾不了吾身啊!

一周后,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护士们的精心呵护,我们俩的病情大有好转,身体轻松了许多,可以进食、交流、甚至可以户外活动,感觉不错。
   一天中午,天气格外晴朗,一缕阳光撒向病房,顿时温暖明媚,这样天气、这样的环境绝对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那个病友心情大好,一周无语的她开口跟我说话了,她的头仰的高高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话口音是关中腔,我听起来怪怪的,很是别扭。

突然她睁开眼睛打量着我说:“你是哪里来的?干什么工作的?几个孩子?老公干啥工作?得的什么病?”等一连串问了许多问题,好像是要一下子了解我的一切情况似的,看来她真是个“话唠”,人老了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当时我虽然有点不耐烦了,但是心想病友嘛,同病相怜!多说话心情好,我一一回答了她提的问题。

我刚回答完她的问题,她好像领会了我的意思,迫不及待地说;“我是关中三原人,早年随丈夫嫁到榆林工作,我们俩是师范同学,回县后都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在我四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病退在家20多年了。我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他三个都在政府部门工作,我们把他们都供书上了大学,现在都成家立业,日子过得不错,并且都挂个一官半职的,唯独现在伺候我的三儿子没有念成书,没有工作,在做生意......我呢,浑身是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胸膜炎、精神病等等,病痛折磨了我大半辈子,从来没有消停过,真不如一死了之.......”听完她的一番话后,再看看她饱经沧桑的面容和痴呆的眼神,甚是同情。心想,她这么好的晚年生活却被残酷的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苦不堪言,实在是不幸啊!

过了会儿,老人不说话了,身体慢慢开始晃动,眼睛闭住了,头左右摆动,紫青的嘴唇不停的颤抖,口里吐着白沫沫,嘴里喃喃地胡言乱语,哇哇直叫,好像有幻觉,思维很混乱,手脚乱蹬......主治医生赶紧过来给她注射了一针安定剂,还真管用,立刻她倒头呼呼大睡不省人事了,呼噜打得非常响亮。顿时我非常害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她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啦话,一下子变成这样子?是不是我哪句话没说对,让她生气了?这时伺候她的三儿子看见我尴尬难为的样子,不好意思地说:“大姐,你别担心,我妈妈患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很多年了,时不时地发作,让你担惊受怕了,对不起?谢谢你今天和她说了这么多的话,让她开心了一阵子。”稍做镇静的我连忙说:“哦 哦 哦,原来如此,没关系,没关系,病人嘛,正常的,身不由己嘛”对于精神方面的疾病我多少了解些,属于心理方面的疾病,是很难治愈的,有些人会伴随终身的,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一个月过去了,我们俩的病情大有好转,进入恢复期。医院的日子真不好过,寂寞、枯燥、焦虑、无聊,如蹲监狱一般难熬。慢慢地我们交流的频率多了,彼此的情况都了解一些。我发现她虽说有四个孩子,日子过得不错,但至始至终一直由做生意的三儿子陪伴照顾,女儿和大儿子从来没有闪过面,中途,二儿子提着水果来看了她一次,当时老妈非常高兴,像正常人似得聊的很开心。
   我看见这个高大
帅气的二儿子,四十来岁,文质彬彬,谈吐文雅,衣着整洁,很有知识分子范儿。

我小心翼翼地问他:“您好,你来看望老母亲,她很高兴啊!”

他说:“是的

“看你气度不凡,是做什么工作的?不会是大学教授吧?”

他先一惊,然后微微一笑说:“还真让你猜对了

我又问:“你是哪个大学的教授?一定是做大学问的人吧?”

他更吃惊了,略带不满、咬着官腔、对我不屑一顾地说:“哪里,哪里,小学校,小学校,惭愧,惭愧,不算什么的”然后他回头又与母亲拉话了。

见此情景,我感觉自己真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自讨没趣地离开了病房,独自去外面散步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回到病房,那个“教授”已经走了。老人又躺在床上发呆,她看见我不高兴的样子,难为情地说;“你回来了?我儿子刚才说的话没有伤着你吧?他就那脾气,官不大,架子倒有些,别计较,对不起

我说:“没什么,怪我多嘴惹他讨厌。你很有福气,有这么个聪明、能干、帅气的大教授儿子,好好配合治疗,快乐活着吧!

老人摆了摆手,摇了摇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慢条斯理地说:“唉----难啊!我得这种病时间长了,寻了三次短见都被救活了。孩子们怕麻烦不说,更嫌我给他们丢人。刚才来看我的那个二儿子本不是什么大学教授,他是某个县的副县长,他不愿意告诉你他的真实身份,怕我给他丢脸,也难怪,谁叫我得上这么丢人的病呢?不论如何,他还来看望我了。女儿大儿子只顾过他们的日子,从来不过问我的死活,只有这个没有供成书、没有工作的三儿子丢下生意来照顾我。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没有他的照顾呵护,我早到阎王爷了那里报到了......”话音刚落,老人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流下来了,忍不住“呜呜”哭起来。

听完老人的一番话,我真是无言了,唏嘘、心酸、难过、不解。再回头看了看长得并不帅气高大,衣着并不高档,说话并不儒雅的三儿子在一旁不时地给老人洗衣服、买饭、买药、擦身,忙的不亦乐乎,无怨无悔地为母亲劳做着。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突然,我真有种刮目相看他的感觉,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再看看刚才那个当县长儿子的“孝子”,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实在令人费解、心寒,一个能领导了全县十几万人的父母官,难道容纳不下一个患精神病的母亲?虚伪啊!忘本啊!可悲啊!

人常说:“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儿亲不在”一个人钱挣的再多,官当的再大,日子过得多么雍容华贵,如果不孝敬生他养他的父母,甚至把他当“累赘”、“丢人”、“失面子”,那么他很难被人尊重和敬仰。因为当官一阵阵,做人一辈子,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也是最不求回报的人,是我们的“活菩萨”。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姊妹是一家,父母不在了,兄弟姊妹是亲戚,因为凝聚力不在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孝敬我们的“活菩萨”,更没理由嫌弃他,甚至抛弃他,人都有苍老的一天,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因为我们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昨天,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啊!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有谁不想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顺利的事业,美满的家庭,殷实的生活环境呢?然而理想必定不是现实,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生活才会过得有滋有味,幸福无比。然而健康和疾病、富裕和贫穷、顺利和挫折、困难和幸福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无时不在地渗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都要直言面对,趁着我们还年轻健康,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

              201543日于办公室

 

作者:林子(曹亚梅) 录入:林子 来源:原创
  • 上一篇:无言的母爱
  • 下一篇:写给幸福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