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母亲去世,我们一行人自驾车赶去吊唁。同事是陕北榆林神木人,性格直爽豪放,待人热心仗义,深得大家的尊重。
从单位所在地“陕北小江南”的南泥湾出发,沿包茂高速一路北上,汽车导航显示足足有四百余公里。车子飞驰出安塞,过靖边,渐渐爬上了塞上高原。广阔无垠的沙梁梁大高原,一眼望不到边,一直和瓦蓝瓦蓝的天空边际相连。虽说近几年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绿化强度加大,可在干旱缺水的沙地梁成活率却很低。放眼望去随处可见一大片裸露的褐黄色沙地,只有零星一簇一簇的沙柳沙蒿在随风摇曳。时值立夏时节,公路边的胡杨樟子松却依然生长的萎靡不振。但这仍然挡不住大家对初次见到,异样自然风貌风光的兴奋。从狭窄的小山沟来到空旷广阔的大高原,视线猛然的豁然开朗,尤其那一台台旋转不已的大风车,更是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车过榆林北,出了长城镇北台,按照古代的说法,已经进入了塞外匈奴的地盘。同事嘱咐我们,要在小壕兔下高速,小壕兔是榆林榆阳区现在最北的地界。这里的地名很有意思,小壕兔,桃壕兔,木独兔,尔林兔……反正兔很多,但却不是真正的兔子,而是一种语气缀词而已。同事的老家就在尔林兔镇巴吓采当二队。这里的唯一优势就是道路宽敞笔直,来往车辆又少。在210国道行车,随便一脚油门下去,就能飙到了一百码。乡村的道路阡陌纵横,未能及时更新的车载导航也失去了作用,不知觉间就错过了路口,南辕北辙了近30公里。最好只好无奈求助同事,派人到路口把我们接过去。
神木地界逝者的葬礼是非常隆重。孝道文化在国人的眼里,都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塞外的大漠之上,更是发扬得淋漓尽致。一般的葬礼现场拱门,都是租赁充气拱门。而这里人却是用纸火扎成的足有二层楼高的彩门,逝者照片高高镶嵌正中间,两旁悬挂的一串串灯笼随风飘荡。周围摆放的逝者生平,儿女哀思祭文都是用巨大的广告板制成。我粗略估算一下,光这套纸火楼门展板,也得万元以上。丧事中所用的烟酒档次,都是令人咋舌。清一色的软中华,雨花石,冬虫夏草,六年西凤酒。同事的经济情况我们都很清楚,并不是十分的富有。家里只有他考学参加工作才十来年,正是在职场拼搏奋斗的时候,唯一的哥哥还是个农民,妹妹还未成家,为什么要这么的铺张浪费呢?就算是心里有对老人养育之恩的欠疚,也是需要量力而为。逝者已逝,生者更是需要坚强的生活,这样才能告慰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还是一个当地人给我揭开了答案,原来前些年神木府谷一带的煤炭天然气大开发,当地有好多的老百姓也借着东风获利不少。有了钱怎么花?老百姓没有个明确的规划,只有用于进城买房,买豪车,婚丧嫁娶搞攀比。档次上去了,就再也下不来,这可就坑惨了普通人家老百姓,现在这里就是一般农民家庭举办一次事情,少了十几万也下不来。
这里虽然说还是属于陕西地界,但已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活习惯和饮食风格都很酷似蒙人。在地广人稀的大漠之上,就是同村的村民,一家人距离另一家人也有一里地之遥。每家人占地都有数亩,建房独占一个沙窝,周围扎起篱笆围栏,养牛,养鸡,养羊。下午饭是干焖带骨羊肉加白米饭,不吃羊肉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每宗事情下来,事主家少则要宰杀十几只羊子,多则要宰杀数十只。饭后喝老茶也是一大特点,老茶就是熬制的砖茶水,再加入适量的食盐,有助于长期食肉的肠胃消化。另外也许由于当地缺水,打机井采用的地下水质太硬,加点盐能起软化水的作用。
天色已晚,为了不再给主人添麻烦,我们决定告辞去附近的乡镇住宾馆。车子停在外面的沙地里,启动后车轮刨动沙尘飞扬爬窝不前。松散的沙地没有着力点,我这小排量的两驱车,最后只好借助众人推力,才终于走上了旁边铺就的石子路。到了现在,我才终于明白,内蒙榆林一带人为什么偏好大排量汽车,并不是完全因为钱多炫富,而是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实用的一面。
晚上我们就停宿在了尔林兔镇的长泰宾馆。尔林兔镇距离红碱淖风景区只有五公里,这个六层的空调房每人却只需要50元。这就是放眼全国的风景区来说,也确实是个公道的良心住宿价格。这又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某地雪乡的天价住宿费来。宾馆房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床头悬挂着红碱淖湿地特有的遗鸥自由翱翔图片,让人不由萌生了去红碱淖一睹风采的欲望。
红碱淖的形成也不过刚刚近百年。这里原本是毛乌素沙漠蒙汉交界处低谷的一块湿地。由于沙地含碱比较大呈显出铁红颜色,红碱谷地周围的地下水,地表水,季节性河流汇集,逐渐就形成了一汪大大的湖泊。“淖”就是蒙语水泊,湖泊的意思。红碱淖现在是国内的最大沙漠淡水湖,被誉为“大漠明珠”,国家四A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世界珍惜鸟类遗鸥的主要栖息地。红碱淖还有个凄美的传说: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西汉的王昭君奉命从长安北上匈奴和亲,曾经驻足此地回望长安,思乡流泪才形成此湖。当然这不过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
湖泊水域在南方来说不足为奇,但在干旱缺水的大漠深处存在,那就蔚为奇观了。我们一行都是成年人,自然对那些游船冲锋舟不感兴趣。我最大的兴趣就是拍鸟——遗鸥。只可惜来的匆忙没带相机,只能用手机凑合着拍了。好在这些鸟类长期受人类保护,已经能够和人和睦相处不太怕人。只要不是靠的太近,它们在湖边湿地从容不迫的觅食,留给了我们拍照的大好机会。遗鸥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本世纪以来内蒙古地区大肆开发开矿,鄂尔多斯草原地区的湿地大量消失,它们才被迫迁徙此地繁殖生存。红碱淖遗鸥现存量由当初的十几只,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上万只以上,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还要值得一提的是红碱淖景区门票,每人只需要30元,这和我们住过的宾馆价格一样厚道。这里距离鄂尔多斯草原“成吉思汗陵”仅有四十公里距离,的确是一条很不错的塞外旅游线路。近年来逐渐加大的艰难绿化,终于出现了可喜的“沙退绿进”新局面。也许过不了多久,塞上大漠将会出现更多的绿洲、湖泊。
大漠上现在随处可见,挺拔伫立的一棵棵旱柳、胡杨迎风展绿。虽然脚下的沙地随着逐年狂风流失的黄沙,致使它们强大的根系,遒劲地裸露在外面。但他们就如一个个坚强的大漠人一样,深深地扎根故土,不肯退让半步,努力维护营造着家园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