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寒衣节

作者:南国 录入:南国 来源:原创  时间:2017-11-20 16:11:49 点击:

寒衣节

进入十月孟冬时节,天气渐冷。    

母亲今年七十五岁高龄,一直住在小镇的老宅子里不肯随我们进城。几经劝说,她终于答应等我们给乡下埋葬的父亲送罢寒衣再走,并且早早的就在镇上买了祭祀用的五色纸,亲自裁剪制做寒衣。 

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今年又恰逢周末,终于得以有空回老家去上坟。因为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即将到来,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我国自古以来就十月一祭祖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毕竟是我泱泱中华的传统节日。(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一起被称为三大鬼节。)小贩们也不失商机的抓住机遇,街头巷尾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圈,香纸以及制做精美的各式寒衣。顾客也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但却大都以中老年人居多。

母亲亲手制做的寒衣,虽然式样没有买来的花哨,但却饱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每件寒衣里都衬着薄薄的一层新棉花。临行前一再嘱咐我们,每座坟里有几个人,要烧几件,要烧红色还是蓝色......一路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看来今天上坟的人还真多。

村头的广场上,三叔,六婶,五爷他们一群留守的老年人正聚在一起晒太阳,撇闲话。一看见有车进村,便颤巍巍的站起来伸长脖子看是谁家的孩子回来了,欣喜,羡慕,失望各种表情一瞬间在他们之间并存。老人们辛苦一辈子,他们也许不懂得那些所谓的情人节,圣诞节。但他们却知道寒衣节代表的是家门有后,儿女孝顺,脸面有光。看着这群灰头蓬面的长辈们热情的打着招呼,我的眼角不由得有点湿润,想当年,他们也是......

仔细照看着坟头一件件寒衣袅袅化为灰烬,我不由得想起了民间一首关于送寒衣的诗句,诗云:

粘纸成衣费剪裁,

寒衣送去化灰埃。

黄泉御寒可否用?

但使后人自释怀。

人间致爱是亲情,

莫待坟头悲声来。

后两句是我自己加上的。以前总以为寒衣节是我们陕北一隅的民俗习惯,加之后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提倡文明祭祀,我也曾把寒衣节列为一种封建陋习。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寒衣节大有来历。最早流传于秦代的孟姜女:十月一日送寒衣,哭断长城八百里,相思感动天和地,寒衣裹得范郎归。后来人们就把农历十月一日作为给已故亲人添加衣物,寄托哀思的节日。寒衣节传统不仅广泛流传于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就连港澳台也相当重视。可以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孝道节日。

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之所以唱红大江南北,久唱不衰,就是因为唱出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心声。寒衣节,既然是一种传统文化就一定有传承保留的理由。相对于近些年盛行于年轻人中间的各种洋节,什么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他们都可以找到各种的理由,一掷千金,潇洒聚会,激情放松。其实这些节日的内涵却是外国宗教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变相侵蚀。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对于泊来文化一定要擦亮眼睛,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对于传统的,民族的孝道文化何不用同样的方法发扬光大,强大的中国就一定不是梦!

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找个理由,请个假。家乡有亲人翘首等着你。

寒衣节,你是否能回家看看!

作者:南国 录入:南国 来源:原创
  • 上一篇:腌酸菜
  • 下一篇:冬 村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