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我正躺在雷赤镇的一个工地帐篷里午休。
炙热的阳光烤得帐篷里如蒸笼一般,生生被热醒的我烦躁至极,再也难以入睡,见身旁放着工友的一部智能手机居然还连着网,我便在上面拨弄起来。先登上翠屏文学网看最近有没有啥新的文章,微弱的信号下网站慢慢地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篇悼念陈先生的文章。
“陈先生去世了?他的年龄似乎还没到年迈的程度呀?”我很是难以置信,心中满是疑问,急忙在百度中搜索陈先生的消息。刚输入了一个“陈”字,就闪出来一长串的关联词,有陈奕迅,陈小春,甚至是当年因艳照门扬名天下的那个人渣,却唯独没有陈先生的名字。一种莫名的悲哀涌上心头,当下大环境中不注重文化的脑残现象令人忧虑和无奈。我只得输入“忠实”二字,才在屏幕上慢吞吞的出现了关于陈先生的消息,由此确定了陈先生已在半个多月前不幸辞世的消息。此刻,心情分外沉重,就在来工地干活的一个月前,我刚刚又细细读了一次《白鹿原》,整个状态还没有完全从作品中走出来,想不到它的创作者却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我初中的时候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耗在镇上唯一被称作“书店”的窄小平房里,磨蹭着看书,直到店主沉下脸万不得已时才不忍地离开,实在遇到喜欢的书就冒着少吃几顿饭的劲头买下来,肚子咕咕叫也不后悔。从这些书中我认识最早的作家是贾平凹,曾不止一遍地品读他的散文《我的小桃树》。接触陈先生的作品我已是高中生了。县城的书店很多,书籍种类繁多,能买也能租来看。那时陈先生的《白鹿原》已经获奖扬名海内外,怀着极大的崇拜之情我租来了《白鹿原》,每天的租金是五毛钱。当时的《白鹿原》争议性很强,特别是书中大量的性描写遭到了卫道士们的严重质疑,就那个年代来说特别的前卫和大胆。那天在学校刚读完第一章燕子笑呵呵地凑了过来,问我看的是什么书。
我想逗逗她,就说燕子:“这本书你不敢看。”
燕子说:“书还有啥不敢看的,怕什么?”
我说有几段特别“厉害”,你绝对不敢看。我刚读了第一章,知道里面讲白嘉轩接连娶七房亲的情节,有许多在当年看来较为露骨的描写,想以此逗燕子取乐。
不知情的燕子说:“有啥不敢看的,拿来我看看。”说完从我手里把书拿走,就坐我身边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嘴里还说很平常啊,哪里有什么“厉害”的。但是不到五分钟后,燕子就嘿嘿地笑着把书合上还给了我。在她合上书的瞬间,我偷瞄了一眼,她是看到白嘉轩第四房老婆死后村人传说他有多么惊人的不同那段。
我故作不知情问她咋不看了。
燕子还是嘿嘿地笑着,含羞说你看吧,我不看了。
看她害羞了,我可是乐坏了。
抱着游戏的心态接着看《白鹿原》,哪知越看越精彩,人物接连上场,社会矛盾展现的越来越尖锐,小小的白鹿原发生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因为是租来的书,看书的速度就特别的快,三天的时间就读完还了,店主共收租金两元。她说我还书是第四天的早饭时间,就得按四天的时间给我算。我有点心疼多算的五毛钱,那一早上就根本没有看书,前一天晚上看完的。后来觉得两块钱读完了这样一本深沉厚重的名著也很值当,那可是陈先生呕心沥血多少年才为我们创作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啊。少吃一个馍可以,但是不能错过一本如《白鹿原》这样的上乘佳作。
我到西安以后,特意读了许多陈先生的其他作品,还第一次看到了书中所附的陈先生的照片。我的感觉是他不像个作家,脸颊上深重的皱纹完全是标准的中国农民形象,这个人定是历经沧桑,不然绝写不出那么深沉的作品。我曾跟同学说想找陈先生当面交流时被同学嘲笑,陈先生这样的作家不知道多忙,写作之前要体验生活,写作中又都是闭门谢客,怎么能有时间见你一个无名小辈?后来我想也是,要了解一个作家,看他的作品就行了,所谓文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自此我便打住,不敢想面见名家的事情。
走上社会后疲于为了生存奔波,读书时间几乎没有了,但我对文学的热爱却没有一刻的松懈。一次上网的时候看到卖《白鹿原》,没有丝毫的犹豫就买下了,做学生的时候急急忙忙的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买回来带在身边,打工再紧张也要抽时间出来读。每逢雨天不上工,工友们抓住难得的“礼拜天”争先恐后地睡觉,我就专心的看书。这次读《白鹿原》用时很长,而且心得比学生时期也深了很多,不再只是关注引逗燕子害羞的段落。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的明争暗斗让我唏嘘不已,命运堪苦的黑娃田小娥,无耻至极下场可悲的鹿子霖,被误杀的地下党员白灵,活活被饿死的兆鹏媳妇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白鹿原上一次次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故事,诉说着那段对今人来说早已淹没在历史大潮中的曾经,而它的创作者陈先生是用生命为这个民族书写沉重的历史,同时也实现了如他所说写一本死后可以当枕头带进棺材的大部头著作。文化史上的陈先生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代文坛泰斗陈忠实先生在这一刻才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停止了他一生辛劳的伏案写作,带着对这个民族未知命运的担忧,乘着他心爱的白鹿遨游天堂去了,愿陈先生一路走好!
2016年5月21日于柴寸坪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