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2016年清明节

作者:李贵生 录入:李贵生 来源:原创  时间:2016-4-7 8:13:44 点击: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最先想到的当然是祭扫老爸的陵墓了。为此,妻子早早就准备了祭品,一再叮嘱我别忘了带上老爸生前爱吃的猪头肉。因为她要乘我在这清明节放假期间去西安进一趟货。我们在送她赶早班动车的路上,谈及女儿和儿子的表现,儿子最近的月考••••••她给我说:“你只管把你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尽力挣一点钱;我们的女儿和儿子都这么可爱,我们没理由不去好好奋斗。看着儿子这么的乖巧听话,学习又好,我就是再苦再累也很有心劲,再苦再累也觉得幸福。”

妻子既然如此,作为一个一家之主的男人,我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更没有理由不好好努力。

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我和儿子就去给父亲扫墓了。我一再提醒儿子,他还要完成一篇关于清明节的作文,这是节前家长会上老师布置的。为了激励他写好作文,我还告诉他,我也会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文章,咱们比比怎么样?其实说心里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今年的这个清明节,我更不知道让儿子怎么写关于清明节。没想到,王晓霞老师在微信群里发了一篇讲关于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来历和清明节祭祖的意义,以及我们过清明节应当传承的文化内涵的一段文字。我觉得这可帮助了我大忙,这样我不用再给李义帆做什么解释。我便让李义帆仔细看了微信全文。

一大早,我们准备了祭扫用的东西,就和儿子驱车上山了。山上松柏树着装仍然是墨绿色的,显得庄严肃穆;杏花和桃花开得正盛,柳树也长出了嫩芽,小草正悄悄的争着向大地外面钻;农民们正在春耕。虽然不是满山翠绿,但春风拂面,已经可以让人感受到蕴藏在这春天里的勃勃生机了。我们来到父亲的坟前,看见去年栽的油松泛着翠绿,坟头的那棵草,根处已经长出新的嫩芽。我清理了周围的枯草,祭奠了父亲就下山了。因为我们还没有吃早饭,今天我还要去商场值班——妻子这两天不在。

当我们来到商场时已经十点多了。我让儿子开始写老师布置的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我打开微电脑,却一直呆呆的坐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写什么••••••

不一会儿,儿子就把他写的作文给我看,我看他写的都是如何来到山上,如何烧纸,如何放祭品,如何磕头等等。我告诉他,你写的不是和你所说的,你们班同学写那种“流水账”一样吗?王老师发的微信,不是说的很清楚吗?“这个节日的来历正是感恩的过程,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祖先,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人生中,给你生命的人值得感恩,给你机会的人值得感恩,给你快乐的人应当感恩,给你勇气的人值得感恩,给你教训的人也值得感恩,给你方向的人值得感恩••••••”,你连这些都没有想(写)到,岂不是枉费(辜负)了王老师发微信的一片苦心了吗?便将作文本扔给他,让他重写,并告诉他,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但不要记成流水账,作为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你要有所思考,有自己的感悟••••••

儿子拿起作文本,还了我一个吐舌瞪眼的鬼脸。

半个小时以后,儿子说了一声“完了”,把作文本扔给,没等我打开作文本,他便一溜烟消失在灯光迷离的商场中,不见了踪影。我翻开作文本,觉得这次他写的还算可以:先说了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习俗,记述了山上的风景,怀念了爷爷生前对他爱,将前一篇的“流水账”只用“我们用传统的方式祭奠了爷爷”一笔带过。当读到结尾——“就要下山了,我不由的再一次回首瞻望爷爷的坟头,心里说‘爷爷,端午节和中秋节我们还会来这怀念你的。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请您放心吧••••••’”,我不由的心头一酸,泪水涌上了眼眶。因为这些年,我作为一个儿子尽管尽职尽责的照顾着妈妈,但我还没有在任何时候,向任何人承诺过我要照顾好妈妈话,而今天,儿子能替我说出,我感到惭愧,又感到无比的欣慰。

其实,怀念父亲,一直是我的痛楚,我常常告诫自己,我们每一个人、所有的事,都会成为过去,所谓世事无常,所以与其回忆过去,不如好好的瞻望未来,信心百倍的走向明天。但今天儿子的作文使我真的想念我的老父亲了,因为他辛苦的一生都是为了他的孩子们。

我们是1976年的正月举家从子长县迁居来到延长的。那时,除了三捆铺盖卷,七口人外,我们一无所有。那年爸爸42岁,妈妈35岁,正直壮年,但无论怎么有力气,我们五个孩子(大姐17岁,二姐14岁,三姐11岁,我5岁,妹妹3岁),他们两个大人,七张嘴总是要吃饭的。那个年代,陕北经常干旱,土地年年广种薄收。白面,玉米面,黄米饭都是平时见不到的稀罕食物,只有家里来了贵客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到。人们想各种办法把谷糠,荞麦花,苦菜,杏树叶都做成了食物,还是填不饱肚子。爸爸是个不服输的倔强人,为了让我们五个孩子有个饱饭吃,来到了延长,移民在城关三队。那时候队里的仓库里有几斗陈年的高粱,爸爸借来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两年之后,爸爸用玉米口粮偿还了所借的高粱债,妈妈为此常耿耿于怀,说几个队干部竟然没有一个说打个折,高粱怎么能和玉米比呢。爸爸在延长街道边租了一间抬头可以看见天的房子,在那里住了两年。他们利用冬闲、雨天、以及一早一晚的所有空隙时间在西山洞沟渠的半山腰打了一孔土窑洞,两年后我们就住在了哪里。在那里,任何一件东西都需要流一身汗才能背上山,就连爸爸的自行车也是每天到沟口都得扛着回家。遇上下雨,我们只能脱了鞋子在小土路上爬着上山。就这样我在这条小路上从一年级走到四年级。五年级以后,我们住到了西滩洼,这里离西校很进,听见上课铃我从家跑,照样可以赶在老师进教室之前坐在座位上。这里的三孔石窑仍然是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心血筑成。爸爸常常利用傍晚收工以后的时间赶做一阵,半夜三更了才又累又饿回家。由于匆忙以至于窑洞的地基没有处理好,在以后的日子里,窑洞的一个中腿的地基一直下沉。被压弯变形的门窗总是咔咔的响,窑顶和窑面的缝隙象一条生长的树根,一天天变长,变宽。这些成了以后我和爸爸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压在心头的一块沉重石头。直到2006年,我们起早摸黑做了多年的生意,有了一些积蓄,在院子里建了新房,才卸下心头的这块石头。

回想我们做生意的那些年,可以说是起早摸黑,披星戴月。七十多岁的爸爸,仍然骑着自行车给我们帮忙送饭、送货••••••

爸爸不识字,是一个勤劳、忠厚、朴实、不善言辞、能把喜怒哀乐深埋在心底的典型的陕北农民(也是个石匠)。但用心灵手巧形容他,一点儿也不过分,因为爸爸是一个人人称道,手艺出色的石匠。小时候给我做的冰车,陀螺,风车一点也不比其他同学拿的差。最不可思议的,让我现在也不能忘记的是他给我做过一个“小猴儿荡秋千”的玩具,竟然是如此的精巧和神奇。我高考落榜,他轻轻的说:“想上,就再补一年吧”;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他的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开始给我准备上学的学费。当我把工作后第一次领的工资交给他,他只是说:赶紧把借人家的给还了。我成家后有了女儿,向来有口无心的妈妈只要听说谁家生了儿子,她首先奔走相告,仿佛生男孩子的是她的儿媳妇。爸爸这时候总是要低声骂她一句,因为他怕我妻子——他的儿媳妇听见伤心。到后来,我们有了儿子以后,爸爸的表情还是和过去一样看不出大变化。但七十四岁的他似乎变得神情矍铄,行动麻利了。最后他还是快乐的和他孙子生活了5年。

就在爸爸病重的那几天,他听我们说起,儿子可能因为年龄小一个月,报不上名,他虽然已经不能说话,但也在默默的为我们着急着,就在儿子终于报上了名,上了学,第一天放学后回家,一大家人都围着儿子和妹妹家的女儿高璇高兴的议论说笑时,爸爸静静的停止了呼吸,紧闭的眼角流出了一颗泪珠,不知道他那是高兴的泪水,还是生离死别、难以割舍的伤心泪水••••••

父亲生前,李义帆还小,他说的“爷爷每天关心我上学迟到没迟到”,应该是他上幼儿园的事。不管是他年纪小,还是父亲的爱怎样默默无声,然而他还是感受到了,也记在了心上。父亲如果在天有灵,即便是在九泉之下也一定很欣慰吧。

于是我也在心里默默的说:“父亲,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妈妈的,我也会像你爱我一样,永远的去爱我的孩子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作者:李贵生 录入:李贵生 来源:原创
  • 上一篇:父爱如山
  • 下一篇:幸福的季节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