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跑 河

作者:侯耀强 录入:侯耀强 来源:原创  时间:2016-3-25 16:03:05 点击:

     每当坐在灶膛边烧火时,拉着呼呼作响的风箱,看着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闻着香喷喷的饭菜味儿时,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了
                                                       
                                                             跑   河
 
 
 
 
     小时候,常常跟上大人去“跑河”,就是在距我们村子十多公里的延河发大水时,顺着河岸捞“河柴”,或拾一些从上游冲下来的东西,村民们也叫作发“河财”。当时,还是集体化年代,人们虽然都很忙,但每当下了暴雨后,地里太泥泞不能干活,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来到延河岸边,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劳动。
     我的故乡延长县南河沟乡南湾村地处延河进入黄河的三角岔上,村里人多地少,并且家家做饭都要烧柴,由于砍柴人太多,近处的地塄地畔全都光溜溜的,所以,只要延河一发洪水,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全部出动,有的挑着筐子,有的扛着耙子和镢头等,争先恐后地往河岸上跑。最先到达的就能拣到较长的河柴,可以用绳子捆住。如果运气好点还能捞到木料、油桶或猪、牛、羊等什么的。乡亲们都会带着羡慕的口气说:“人家的时气(农村土话,运气的意思)好,能捞到值钱的,咱怎么就碰不上呢?”当然,这些大件东西都是有力气、胆子大的人才能拣上,我们家连想都不敢想,因为父亲是村干部,常年四季忙忙碌碌,连下雨天都要提前安排活路、记工分等,根本顾不上管家里的事。母亲常常为没柴烧而犯愁。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后,奶奶坐在灶膛前烧火做饭,面前放一捆青叶柴,她拽了一把添进灶口,点了几次都不行,只得用一小撮麦秸当引火柴,好不容易点着了,正在她用口吹着想让火苗着旺时,突然“轰”地一声,一股浓烟扑面而来,呛得她眼泪直淌。我连忙把奶奶拉起来,帮她添柴烧火。受够了没柴烧的罪,母亲天天盼着延河发大水去捞河柴。至于其他东西,他根本不让我们去捞,怕动下乱子。那时候,我们弟兄几个都很小,家里也没有耙子,母亲就用双手使劲拨拉,把别人拣过的碎河柴拾缀成一堆一堆的,我们几个用小筐运到高处的石洞里,等父亲闲下来时再用大筐子往回担。 
     捞河柴很费力,加之河岸距村子太远,我们常常是一大早就下河滩,中午吃点干窝窝头,喝一口延河岸边的山泉水,一直要到天黑才往回返。母亲虽然体质差,又常年有病,但性格要强,干活从不落人后,尽管一天下来,两手被扎得稀巴烂,人也累得筋疲力尽,但回家时还要满满地挑上两筐柴,沿着陡峭的山路走一阵,歇一会儿,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可是,父亲下地未归,我稍停片刻,又得跟上村里的大人下沟驮水;母亲一边做饭,一边收拾屋子;几个弟弟也不闲着,喂猪、喂驴、盖鸡窝:一直要忙到10点左右才能吃上晚饭。那时候,延河一年发几次水,我家捞下的河柴就可以烧好几个月;到了冬天放了寒假后,我还得跟上大人砍一个多月柴。这样,第二年农忙做饭才不用烧青叶柴。
     每次跑河前,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操心上游加水,听见不对就赶快往高处跑。我们捞柴时也都很小心,但危险常常会伴随左右。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带着二弟相跟上几个小伙伴去跑河,到岸上一看,好柴早已被大人们拣完了,我和弟弟拨拉了一上午,弄得满身满脸都是泥,河岸上却摆了20多堆碎柴。其他的孩子也十分眼红,因为谁也没有我俩的多。弟弟高兴地唱起了《东方红》。正在这时,只听见上游“轰隆隆”传来了由远而近的波涛声,“快跑,加水了!”我一把拉上弟弟,连筐子都没拿就往高处跑。小伙伴们一个个像受惊的免子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到地畔上。我们刚刚站稳,河水就下来了,只见一排排巨浪如同万马奔腾般地直冲而下,转眼间,河中间的大石头就被淹没了,一只只油桶,一根根木料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激流左碰右撞,最后渐渐消失在远处。我们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洪水慢慢地退了。眼睁睁地看着上午刚拾下的柴和筐子一起全被冲走了,甚是心疼。弟弟哭丧着脸说“今天白白地忙了一上午。早知道这样,咱俩边捞边运就不会全被推走。”我心里也有些后悔,但还是说:“不怕,再一次发水时多捞点。”空着手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俩都不高兴,便做了在当时来说最好吃的鸡蛋面安慰我们,看着我们吃完后才说“柴被推走了是小事,只要没有动下乱子比啥都强。”
     有一年冬天下午放学后,我和楼阳跟上爷爷和侯正国去“槐树滩”捞柴。刚到河岸上天就黑了,两个大人边拉话边拣柴。我俩在河滩上拾一些死鱼、贝壳和塑料盒等,不知不觉就走出一里地。我猛一抬头,发现对面有火光闪了一下,立刻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楼阳,你看!”他回过头一看,也惊叫起来“呀!是鬼火吧!哪儿就是‘阎王砭’。”原来,我们村到延河对面的天尽头村要经过一段又窄又陡的石砭路,俗称“阎王砭”。人往过走时得抓住上面的柴草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挪动,才能过了这个难关。听大人说,有个放羊老头就是在“阎王砭”上跌下去,当场死去的。后来,这里就常常闹“鬼”。想到这里,我更害怕了,仿佛看见那鬼火飘飘忽忽地越来越近,马上要飞过河似的,我俩连拣下的东西都不要了拔腿就跑。一直跑到爷爷和正国跟前,就把刚才看到的情景给他们说了,两个大人哈哈大笑:“天才黑了,哪来的鬼火?大概是对面村里的人也下来跑河,在岸上打起的一堆火吧!”我们听了,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跑河虽然是辛苦的,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充满快乐的事情,因为每当坐在灶膛边烧火时,拉着呼呼作响的风箱,看着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闻着香喷喷的饭菜味儿时,我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了。

作者:侯耀强 录入:侯耀强 来源:原创
  • 上一篇:磨面
  • 下一篇:回乡务农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