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诗话之人”之“诗话海子”

作者:李延浪 录入:李延浪 来源:原创  时间:2016-2-16 7:36:39 点击:


在我国,从古至今,出名乃至享誉全球的诗人不乏胜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与文化也异常绚烂。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政治是执政统治的代名词,而文化是连接二者的桥梁,使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最终达到社会进步,人类和谐。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犀利、锋芒,引领着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使得文明不断的图腾。然而,诗歌居于文化之一隅,它集中着历史发展的精华,也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诗歌之所以图腾,是因为诗人的图腾。诗人的图腾,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时间或汗水,或痛苦或欢乐,或摆脱或追求,甚至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去换取诗歌的图腾。这样的诗人,我们敬佩他,我们讴歌他,我们会永远铭记他---时代的化身,诗歌的化身。

 

今天,我们谈论一位诗之歌者---海子。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拉开了海子之宴的序幕。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聆听到海子内心对自由生活的歌唱,那种安然,那种向往,那片广阔之海,全都散发着诗人圣洁的芳香。再度《祖国,或以梦为马》,诗人超然脱俗的诗情,那纯洁的思想,自由的情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对小丑们不屑一顾,他曾在诗中,一度以太阳自比,这不是夸张,而是一种唯美的自诩。海子之于祖国是忠诚的,犹如对恋人的那般挚爱;祖国之于海子是伟大的,她永远是海子创造传奇的腹地。难以逃脱的是生活编织的各种各样的网,有人际网、肉欲网、情网。对于海子而言,爱情之于他是绝对纯净,绝对自由的。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在六位女性之间徘徊,时而彷徨,时而呐喊,最终,感情成了他决定自杀的一种无形催化剂。《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的遗作,生前最后一篇作品。在诗中,他这样写道:“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难,无视黑夜和黎明”。大风吹遍东西南北,正如他的灵魂遍布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于他而言: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黑夜之于他,不可视,黎明之于他,不可等,黑夜和黎明之于他,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形式罢了。他所向往的曙光---自由的天堂,没有任何荒杂,没有任何喧嚣,没有任何束缚。他的梦,犹如风一般,远在更远的远方。

 

也许,整个世界就是如此。唯美即短暂。年仅二十五岁的海子最终带着纯洁的《新旧约全书》,悠远的《瓦尔登湖》,辽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踏上了山海关的铁轨,带着对母亲深深的忏悔,带着对六个女性(波婉、白佩佩、安妮、诗芬、芦花、李华)深深的爱恋,用诗人极端而决裂的方式走上了他的天堂。

 

天上星光璀璨,如若非要我用一颗星来比喻海子的话,我认为彗星最为合适。这颗彗星的陨落给人以震撼,他的陨落时间以及他的陨落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他在一个短暂的过程中,显示出生命的全部辉煌。

 

他已成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他的诗歌理想,他营造的独特的系列意象,他对中国诗歌的创造性贡献---他把古典精神和现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乡土的中国和城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业精神,他对于诗歌的虔敬。

 

海子是新一代有才华的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给诗神缪斯。。精神的崇高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愉悦和痛苦中煎熬,于是25岁的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大海成了他的安魂乡。海子,大海的儿子。

 

(以上材料,纯属己见,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作者:李延浪 录入:李延浪 来源:原创
  • 上一篇:和曹老在一起
  • 下一篇:俊录老爷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