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梁家河参观记

作者:杜秀 录入:杜秀 来源:原创  时间:2016-12-29 12:33:33 点击:

2015年4月17日上午八点半,天气晴朗,我有幸去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参观学习。车子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下午一点三十分,我们来到了延川县梁家河村。

从村口望去,整个山村呈 “S”形走势蜿蜒盘旋,山沟两边松柏成行,各种树木葱茏苍翠。这里拦泥打坝的良田数百顷,宽阔平展的柏油马路在村中穿行,大队部文化广场四方四正、山青水绿天蓝。依山而建的农家村舍装饰一新,一色的白院墙蓝琉璃瓦顶,青灰色窑面子,青灰色瓷片贴墙红大门,整齐大方,美观气派。几处“农家乐”点缀在其中,整个村庄干净明亮洋溢着现代庄园的气息。 

遥想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是那样的贫瘠。我们敬爱的习总书记等15名北京知识青年带着一腔热血响应毛主席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就来到这梁家河村插队落户。他们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的与群众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以坚强的毅力经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五大关”,成为生活能力强,吃苦耐劳,会种地与乡亲们融为一体的好社员。 

在三处知青旧居的石窑洞里,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知青们生活起居的用品:煤油灯台、铁皮热水壶、马灯、洋瓷缸、洋瓷碗、洗脸盆、铁水壶、瓦瓮、笨重的四屉桌、黝黑的对开门立柜、自制的长条板凳、样板戏年画、唱片机,还有光席子和花工尼被子等等,这些简朴而简单的用品,弥漫着当年知青们的青春气息,记录着知青们艰苦生活的过往。

那粗笨的石夯,石鹅子,粗糙的手摇石磨,手推独轮土车子都在无言的讲述着当时习总书记带领乡亲们在基建队劳动、发展生产、打坝淤地、治沟造田、打井汲水,建沼气池开辟能源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的场面。还有那缝纫社里,尽管两台缝纫机颇显陈旧,做出的衣服式样古板;磨面房里的几台小钢磨、机器已破损不全;代销点里的烟卷糖果针头线脑,零碎商品不算一应俱全;但可以想象,这在当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城市青年,运用自己超前的思维和超常能力想方设法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给乡亲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不容易呀!没有和群众产生深厚的感情基础是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我想在那机器开始轰鸣的时刻,一定是乡亲们叽叽喳喳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时刻。

在大队部展览室内, 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无论是劳动的场面、患难与共的生活还是上学留念的依依惜别,还是几次重返故里的缱绻,乡亲们在心里总是把您高高的擎起,牵挂着您,因为您是人民的公仆。

一封封感人的信件,无论是手写的家书,还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无论是老朋友老搭档,还是全村父老乡亲,您与他们情同手足,和谐相处,您用热情中肯的文字表达着北京而来的关怀和思念,您带着党中央的殷切期望,鼓励陕北人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建设美好家园。乡亲们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也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光。

习主席,您虽然远在北京,但您给陕北人民留下的精神永放光芒,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我们要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发扬他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为了群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我们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贴近民生,反映民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坚持群众路线,“摒弃四风”,严格落实“三严三实”、开展“两学一做”,争做合格党员,以改革创新,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经济强、人民富、生态美、社会和谐新延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杜秀 录入:杜秀 来源:原创
  • 上一篇:路遥故里行
  • 下一篇:中山林书序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