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列表
散 文
  • [顶]曾经年少 2015-12-16 点击:294 评论:3
  • (一) 十岁那年,因为妈妈教书的山村是四年制小学,我便不得不背着干粮和书包起早摸黑地跑五里地到镇上读五年级,和我同行的孩子都比我大,有的甚至大我六七岁,记忆中,从此我就随他们一...

  • [顶]我叔谢石 2015-12-16 点击:701 评论:13
  • 每次见到他,总想写点什么,但总也没写出什么。 今天又见到了他,那是上午最后一节课,我忽然看见教室的窗口掠过一个熟悉的身影,连忙追出教室,原来是久违的依然朴素整洁,依然微笑如故的谢石...

  • 父亲
    [顶]父亲 2015-12-16 点击:449 评论:10
  • 对我来说,关于父亲,永远是个沉重的话题。虽然我深爱着我的父亲,但每当看到父亲苍老的面孔,满头稀疏的白发,缓慢前行的脚步,老态龙钟的身影,和人淡活时吃力观察别人嘴形和表情的神态,以及...

  • [顶]重返故乡 2015-12-16 点击:583 评论:6
  • 我的家乡,在延长县靠近黄河边一个叫木芽村的地方。那里曾经山秃地廋,黄风不断,四季干旱,连年欠收。村民普遍住在先辈们留下的土窑洞里,吃着杂面团子,喝着用毛驴从十几里的山沟里驮来的河...

  • [顶]旧时光里的记忆 2015-12-14 点击:416 评论:3
  •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四季轮回里来不及细看春夏秋冬,来不及品季节之流韵,时光就这么匆匆而过。 童年的快乐早已尘封在记忆的深处,家,虽然贫穷,但它是那...

  • [顶]瓜菜记 2015-12-13 点击:533 评论:5
  • 棒子一掰、穗儿一捎,地面上抢秋的活什就差不多了。哦,要解释一下--掰棒子是掰玉米,这好理解;捎穗儿在我们老家那块主要是用短柄镰割下糜子、谷子还有稻黍的穗儿,乡民们把这类活什统称...

  • [顶]我的二妈二爸 2015-12-12 点击:972 评论:2
  • 我的二妈二爸 陕西省关中平原一带,曾是古代帝王将相的舞台,又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地。从公元前11世纪起,就有周、秦、汉、隋、唐等11个封建王朝,在关中平原上的长安(今西安)建...

  • [顶]读《项链》的启迪 2015-12-12 点击:256 评论:6
  • 读《项链》的启迪 ...

  • [顶]二叔 2015-12-10 点击:329 评论:4
  • 二叔的人生,是坎坎坷坷的一生。 在二叔40岁时,因为和二婶经常吵吵闹闹,最终因感情不和离了婚。离婚时,法院将正在上高中的大儿子亮亮和未满10岁的小女儿婷婷判给了二叔,正在读初中的...

  • [顶]泥猪癞狗说品位 2015-12-02 点击:429 评论:10
  • 哥几个聚一起喝酒,三拉两扯说到了家务事,金龙抱怨丈母娘“泥猪癞狗不会务养娃娃,实在没品位”。我一楞,泥猪癞狗搭配个品位?---有意思!端杯子就和那小子干了一个。 不说邋...

图片推荐
    再访老庄河

    再访老庄河

    俗话说“不走的路走三回”。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到半年,我会二次踏进老庄河。 老庄河不是我的老家,这里也没有我的亲戚朋友,虽说青山苍翠,小溪绕流,鸡犬相闻,可在而今的陕北也不是其独有的。自退耕还林以
    故乡的老槐树

    故乡的老槐树

    自从随家迁徙、外出求学、成家立业离开故乡多年后,每当闲暇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我的故乡——延长县张家滩镇丛座村中心位置涝池旁那几棵树冠巨大、枝繁叶茂、庇护村人的老槐树。 驱车从县城出发,顺延河朝东
    打麦

    打麦

    “快看,那里有人打麦喽——” 最近,和几个文艺界朋友在梅杏熟了的季节,前往黄河岸边农村采风,远远看见有村民利用机动三轮车牵引着碌碡,在村子边巴掌大的麦场里碾压打麦的场面,内心不禁一阵激动,过去亲
    井坡

    井坡

    在离开陕北黄土高原腹地里的故乡多年后,不知何因,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故乡旱塬上,那好似上帝随手一扔,将一道道弯曲着的,细麻绳似地散乱缠绕在黄土高原沟道里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