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翠华山行(一)

作者:自强不息 录入:自强不息 来源:原创  时间:2025/11/19 18:15:00 点击:

翠华山行(一)

明天就要回家了,今天是我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我纠结于去西安市图书馆和翠华山之间。

昨天晚上在和同事杨艳群的聊天中谈起过翠华山,她说那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它的险峻,它的传说,它的旖旎风光都让人流连忘返我妹妹露芳说:哥哥,去市图书馆要预约,你不如到蓝海风.漫巷书店,那里可是网红书店,你要书就到网上买。”“ 网上图书质量不行,好多都是盗版书籍,不是句子不通顺,就是错字和别字太多,之前我在网上也买过许多书。我说。

儿子在手机上已给我预购了明天的火车票,只有一天的时间,真可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一狠心就选择了翠华山。眼看快十一点了,我听说翠华山距离西安和秦岭动物园差不多一样远。哥哥,你把伞拿上,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两点西安有雨。”“没事,雨伞拿上不方便,再说我现在记性不好,东西一放下就容易忘。我很快出了门。

3号地铁到小寨,从小寨到韦曲南,再乘729路公交车到西安翻译学院,儿子非常详细地给我的行程做了细致入微的安排我坐在729路公交车上,不断穿越村镇,经过三十多处公交站牌,到终点站时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人。天阴沉沉的,冷风嗖嗖,寒意逼人。街上行人稀少,好不容易碰见一个过路人询问:师傅,有没有到翠华山的出租车?”“没有。他的回答让我非常失望,这怎么办?我为自己草率的决定后悔起来。但还是继续往前走,刚走了二三十步,迎面开来一辆出租车,我连忙招手示意,出租车掉转头在我身旁停下,这下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这里是太乙镇,到翠华山还有四公里,如果步行最快也得一小时,即使上了翠华山也转不了几个景点。主要的是我想登上翠华山的最高峰它海拔2802米,又是接近三公里,而且还是陡峭狭窄的山路,时间来不及。

来到山脚下已是下午两点半,老远就听见溪水哗哗响声。退伍军人是半票32块钱,坐观光游览车到天池20块,我在景点介绍牌子前看了一会。 翠华山景点大多分布在天池上面,天池我觉得眼熟,因为那是在《中国地理》课本上我看到过的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图片,从没想过在翠华山的半山腰也藏着一个天池。来到翠华山大门口,高大的门匾上写着三个金色的大字翠华山,左联是:终南毓秀太乙钟灵始悟翠华招汉武;右联是:冰洞垂凌龙湫泄玉应知胜景在长安。背面也有一副对联,用隶书写着翠华山:上联为:千年胜景壮胸怀奇峰秀水可游可赏;下联为:一路风光增雅趣翠鸟葱林如诗如画。翠华山的远近四周景点星罗棋布,有萌宠乐园、天池、碧山湖、鹰崖瀑布、迎宾松广场、老君殿、翠仙宫、伊甸园、金屋藏娇、母子情深……等七十多处景点,今天来的迟了,我只能在这七十多处景点中选择顺路的景点看看。

我们坐观光车爬上山坡,窗外是高耸的山峰,幽深的沟壑,黑褐色的树木和灌木交杂在一起,还有墨绿色的柏树、松树与杂草相混。穿过山洞不足十分钟便是迎客广场,一颗高大挺拔的迎客松矗立在广场中央,旁边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刻着迎宾广场四个大字。不远处就是天池,池水碧绿,水面上悬着一层薄冰。

翠华山行(一)

天池也叫天池堰塞湖,由山崩堵塞太乙河谷,阻断河谷水流而形成。长约六百米,宽九十到三百米,水域面积十三点五平方米,水深七到十四米,池水碧波荡漾,像一颗镶嵌在秦岭山脉的明珠。 我循着天池外围的台阶和小路往前走,经过老君殿虔诚地顶礼膜拜,往前走了几十米,通往山顶有一条狭窄曲折的山路为了一探究竟,我从岔路上拾阶而上,走了二百多米依然不见什么,上面是什么景点?我泛起了嘀咕,怀着矛盾的心情一步步艰难地攀登着。一路上我看见树枝上绑着一个个竹篓,用来放游客丢下的垃圾。这是一个杂树茂密的壕沟,用一块块石头铺就台阶好不容易看到一座庙,从山下到金华圣母观每隔几十米的树枝上就绑着一块小旗,上面画着五彩斑斓的八卦符号,分别是:乾、坤、震、艮、兑、巽、坎、离,侧面的树枝上悬挂着太极图案。金华圣母观石壁上刻画着八仙过海的图案,刻着老子的《道德经》。从这些可以看出这是一处道观,也称《翠华庙》。 在陕西泾阳县,有一个名叫翠华的姑娘,由于父母早亡,与其兄嫂一起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灵手巧美丽出众的翠华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并与爱她的本村青年潘郎私定终身,然受封建礼教影响很深的兄嫂嫌贫爱富,不能容忍妹妹私定终身的做法,强行将她许配给咸阳县城一位富豪王员外做妾,并逼与王员外成婚。为防止翠华姑娘逃跑,兄嫂将她关在家中不许她出门,翠华姑娘没有办法,只能在家日夜纺线以度难耐的日子。一天夜里翠华姑娘脱身来到潘郎住处,正欲上前敲门,突然有狗叫,翠华姑娘意识到兄嫂抓她回去,于是就把随身带的纺线系在潘郎家门前的树上,手拉纺线直奔太乙山(翠华山)等待意中人能够顺着纺线找到她。

妹妹跑了,兄嫂无法向王员外交代,就四处打听寻找。一天,其兄嫂来到太乙山的一个洞旁(翠仙洞),看到头戴山花,身披女萝,绿叶遮面,不露红颜的翠华姑娘就坐在山洞旁,其兄嫂兴奋至极,忙上前想要拽住妹妹回家。在此时听到空中一声劈雷,紧接着地动山摇,水流成泉,音乐响起,一群身着彩衣的仙女缓缓来到翠姑娘身旁,陪伴翠姑娘冉冉升上天空,瞬间消失在天空中升天成仙。姑娘对爱情忠贞不渝,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故事广为流传,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的好姑娘,人们将太乙山改成翠华山,并在翠姑娘升天成仙的山洞前修建了翠仙宫。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当地村民都要在翠仙宫举办庙会,每到庙会时善男信女们都是披星戴月赶上山来朝拜这位翠姑娘求姻缘、求平安、求好运十分灵验,至今香火不断。

庙前的石栏上、树枝上悬挂的绳子上系满了红色许愿带子,上面有娟秀的有潦草的有幼稚的各种笔迹许愿文字就是心声,红色的带子就是一颗颗虔诚的心。看着这数百万条红色带子紧紧挨在一起,相互缠绕,我感叹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伟大的。我把我的心声、我的祷告在香火中传递,在数不清的红色带子里也加上我的一条,把心愿写在带子上,祈盼健康、快乐、爱情、幸福、平安、团圆、富贵等一切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与我相亲相爱,生死相依。

从翠仙洞下来,继续围着天池往前走,听说登翠华峰有三条登山道,分别是:西盘登山道、十八盘登山道和龙脊梁登山道。我环池而行,东西南北皆是丛山峻岭,树木密集,山势险要异常,狭窄陡峭的台阶连我的脚也放不下,仅容三四人并排通行。难怪人称翠华山为小华山。


天不作美,还没登山,冷风卷着细碎的雪花肆意飘飞,越下越大,担心路滑不好走,万一摔倒那可就麻烦了!每走上百来个台阶,侧面就栽着一块牌子,牌子上用汉语和英语写着:路险沟深,慢行走稳的善意提醒。曲曲弯弯的道路通向山顶,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触目惊心,步步凶险。

在登山的人群中有大人也有孩子,唯独没有老人。最小的一个小女孩才四岁,非常可爱,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后面五六米远是她的哥哥,比高一点,长得都比较漂亮。他们的父母一对年轻的夫妻。夫妇微笑着向我挥挥手打招呼。这次游玩存在极大的风险,对于敢于冒险的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只盼望雪能停下来。可是这风雪好像猜透我的心思,故意和我作对,你怕什么它就来什么,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四围的山在风雪交加中变得虚无缥缈,隐隐约约。来到半山腰向下望去,可看到山崩倒塌的石堆,巨大的石块挤压在一起。堰塞坝、堰塞湖连同脚下的湿滑落面,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山崩地貌。人们拖儿带女,或带着亲朋好友把一颗颗虔诚的心愿绑在护栏上,那数亿条带子就是数亿颗祈祷的心,红红的带子把大理石和花岗岩染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在燃烧着,喷吐着火舌。

在迎松前我坐下来休息这里有三间平房,里面有个小卖部,有开水、有水果、有各种饮料、方便面等。游客们走进去购买物品,有的坐在院外的小凳子上,来一盘炒凉面吃起来,有的四处随意走动。几块巨大的石头立在山顶,有一块石头就像一个人在峰顶抬头望着西天,这个人形的石头就是太乙真人,他是翠华山标志性形像,形似太乙真人仰观星像,泽佑众生。

保持热爱,奔赴山河的字样让我心情激动,誓要登上最高峰。一个个竹篓里堆满了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一个五十多岁中年男人双手提着一个黑色垃圾袋,里面装满了从那些竹篓里清理出来的垃圾,正一步一步地往山下走去。风裹着雪花满天飞舞,天逐渐暗了下来我们这些冒险者继续顶风冒雪去挑战自我。

翠华山行(一)

翠峰桥是座浮桥,由铁链连着两座山的山壁,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胆小的人会吓得不敢前行。有一个二十多岁女孩故意晃动脚步,使浮桥摆动的幅度更大更猛烈。我心中暗骂这个不知死活的女子,假如挣断铁链,你死了不足惜,还要拉上别人陪葬,实在可恶之极! 

经过许多艰难险阻,我终于站在翠华峰上,山崩留下的残峰断壁构成了形态各异的景观石,吸引人们细细品味。风雪中远处的山峰隐遁不见,只有近处才能隐隐约约看到几处山体的大致轮廓。雪花在我们四面八方飞舞着,落在山峰上,落在我们的肩膀上衣服上,在我们的脸上眉毛上,像白色的精灵调皮地戏弄着我们。在这里我看到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还有一句是:更无山在上,举手抓铅云。也不知是谁留下的,这句太契合今天的此山此景了。还有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启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翠华峰仅能容纳三十来人,由于风雪缘故游人甚少,今天一同登上山顶只有十五六人。有个女孩对我说:叔叔,我给你拍个视频好留个纪念。”“那太谢谢你们了。此前我就给身边这两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拍过照。互助让我们的这次登山增添许多乐趣。叔叔,你可以吟诗,也可以做赋也可以吟咏古人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耶!我大声说道,有的则大声喊道:我来了,我来了,我来了——”

我担心回时路面湿滑,所以在两处险要的峰顶拍了几个视频和照片,就匆匆地往回走。

小心翼翼地下了山,路边有一块木牌子,上面是唐王李世民的一首诗望终南山 重峦俯渭水, 碧峰插遥天…… 再往前走了几十米,王维的终南山诗句刻在石壁上: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未完待续)


   


作者:自强不息 录入:自强不息 来源:原创
  • 上一篇:汾西人的热情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