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列表
散 文
  • 延长民间故事和传说概述
    延长民间故事和传说概述 2023-08-29 点击:276 评论:0
  • 民间传说是在人们没有文字或无法以文字记录生活的情况下,通过口口相传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用来传递民俗文化和信仰,是一种民间口头叙事文学,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

  • 父亲的蚕豆地 2023-08-25 点击:108 评论:0
  • 那天清晨,我站在老屋门前,看着从田埂上延伸过来的蚕豆苗,在微凉的春风中摇摆着。那些遍地蔓生的蚕豆苗长得有半人高,我看到较近的蚕豆苗摇晃得特别厉害,凝神注视,才突然看到父亲在那一片...

  • 记忆中的张思明老师
    记忆中的张思明老师 2023-07-27 点击:252 评论:3
  • 记忆中的张思明老师 文/若兰 炎夏六月,噩耗传来,张老师走了,撒手人寰,他离开了他热爱的黄土地,还有文学圈。孩子们痛失爱父,无比悲痛,亲戚朋友得知此事,怀着沉痛心情悼念他老人家...

  • 纪念逝去的光阴
    纪念逝去的光阴 2023-07-20 点击:162 评论:0
  • 最初听到“光阴”这个词,出自母亲口中。 小时候,懵懂无知,贪恋打闹嬉戏,母亲为了督促我的学业,时常叫我搬来木凳,在屋檐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母亲坐在我的旁边,手摇蒲叶扇,见我停下...

  • 吾心安处是故乡 2023-07-17 点击:177 评论:1
  • 那年八月,我与那个称呼我为“老公”的人结了婚。从此,我便有了人生中的另外一个“家”,于是,我把那个生我养我的家称之为“老家”。尽管在形式上我有了两个家的存在,但我对老家的情感依然...

  • 难忘“红二团” 2023-06-21 点击:387 评论:0
  • 本文所说的“红二团”,是指甘肃东部地区,有一些妙龄女孩儿白皙的两边脸庞上挂着犹如红云的两朵“红团”,白里透红,有人趣称“红二团”,是赞美的意思。 我那时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工作,平常除...

  • 有一种享受叫独处 2023-06-12 点击:146 评论:0
  • 我喜欢独处。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着属于我自己的空间。 一个人,不必刻意,不用伪装,无需穿戴整齐,不必去表演微笑和亲和;不用去按时吃饭,甚至不用去洗脸……总之,一切按时按点的东西都...

  • 高考故事 2023-06-08 点击:229 评论:0
  • 佳县白云山上,万头攒动,熙熙攘攘。我夹在人潮里登上陡峭的阶梯,路边到处都是摆摊设点的吆喝声,有卖香纸的,有算命的,有卖各种趋吉僻凶的护符的,也有卖旅游纪念品的。走几步便是一个亭子,...

  • 静夜思前由 2023-06-06 点击:131 评论:0
  • “静夜思”前由:文/李文朝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因家庭琐事产生予盾,互不理解,导致事态得不到及时化解。大家都知道老人的心都是向下疼的,不会给孩子们安瞎心,遇见这种情况好多人无可奈何,...

  • 那年高考
    那年高考 2023-06-05 点击:131 评论:0
  • 在一个阳光明媚,天高气爽的秋日,我载着家人的希望,带着渴望与兴奋,背着行囊,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校园——南县一中。与我同时,一百多名学子,满怀豪情地从全县各地奔赴县城,相聚在如花的校...

图片推荐
    拾破烂的老郑

    拾破烂的老郑

    凌晨五点半,路灯还在散发着昏黄的光晕,老郑佝偻的身影已经蜷在小区宣传栏的铁框底座上。他布满老茧的手反复摩挲着褪色的蛇皮袋,那双浑浊却透着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不远处泛着冷光的绿色塑料垃圾桶。这些垃圾桶背
    去看一棵树

    去看一棵树

    我提水往回走时半路碰见闫东,“山林,我村有一棵两千年的柏树,你不忙的话不妨去看看。我今天回村里行门户,我们今天一块下去再上来。”他对我说。我寻思在家里也没啥事干,不如去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棵树,居然
    石堡寨散记

    石堡寨散记

    谷雨过后,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春山愈加清脆欲滴,春花更加鲜艳夺目,空气没有一丝尘埃,显得非常新鲜湿润。我们踏着春天的尾巴,又值“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延长县作协组织的“寻梦黄河边,春游石堡
    老宅的记忆

    老宅的记忆

    时间走过了几十年,回故乡的理由往往只是扫墓,但每次回去,最愿意看的却是三孔土坯窑的老宅。每每面对老宅,我的心就难以平静。老宅曾经的整洁,曾经的热闹,曾经的悲欢离合,曾经的寂寞和无奈等等一系列曾经的故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