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列表
散 文
  • [顶]当讲解员的感受 2016-04-28 点击:669 评论:13
  • 朋友在市某局上班,应她的邀请,周末某省某厅厅长和两位处长,还有一位国企的老总,要来延安观光旅游,需要一个了解延安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导游。因为我是一名延安大学学生,又是一个土生...

  • [顶]春夜听雨 2016-04-19 点击:527 评论:8
  • 入夜,卷一角被子,斜倚在床头,握一本闲书。恍惚间,一阵哗哗声入耳,起初以为是楼房管道流水声,细辨,是窗外传来的。扯开窗帘,推开窗户,一股湿冷夹着泥腥的气息倾刻灌进来,黑魖魖的,看...

  • 山杏花开
    [顶]山杏花开 2016-04-19 点击:466 评论:8
  • 陕北的春天,总是迫于冬的余威,刚刚登场,又被逼到一隅。才觉得春意融融,万物复苏,下一天却又满是冬的凛风。冬似个涎着脸的醉汉,总麻缠着春,过了惊蛰、春分,直拖走了清明,冬仍不时地叫...

  • 清明
    [顶]清明 2016-04-15 点击:606 评论:11
  • 这一天,是我在这个小山村里看到车最多的一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只因是清明节! 外公说:“现在城里人把上坟还老当回事,对死的比活的还孝敬……”这是这个村里最简单的现象,连过年都没...

  • [顶]旱 井 2016-04-14 点击:397 评论:6
  • 旱井作为一种建筑,让人觉得很难堪。在人的印象中,建筑当是和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等连在一起的,而把“井”视为建筑,是不是显得夸张了点.建筑需是让人仰视的啊。 一眼垂直地表而向下纵...

  • [顶] 2016-04-12 点击:540 评论:12
  • 犁 千年明月 犁挂在屋檐下,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冬眠。春来的时候,它需要划破风干的土地,吮吸黄土深处的养料和水,磨砺它渐已生锈的躯体,在开掘中激荡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犁的辕子同样会...

  • 清明节漫笔
    [顶]清明节漫笔 2016-04-09 点击:1262 评论:8
  • 塞外的风沙最终没能抵得住东风的劲吹,高原的春天算是来了。可,你还能感到最后一丝冬寒并未褪去。春花遍山,却一例淡妆,绝少俗艳,其香也淡;草呢,真如韩昌黎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的...

  • [顶]父爱如山 2016-04-05 点击:267 评论:8
  • 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就想看看他的照片,心里觉得很暖。望着父亲慈祥的面孔,眷恋的情分永远扯不断。 记得1949年农历2月清明节后的一天,我21岁的妈妈丢下才三虚岁的我,永远的走了....

  • 清明,绽放在舌尖上的陕北花馍
    [顶]清明,绽放在舌尖上的陕北花馍 2016-04-02 点击:2163 评论:10
  • 每到清明节,看着楼下空荡荡的车位,街上寥落的人影,看着当地的朋友或同事,都急匆匆赶往家乡去扫墓或踏青,一股浓浓的乡愁湿漉漉的横在心坎上。我的心思早就飞回到千里之外黄土高坡的小山村...

  • 小镇光阴(十章)
    [顶]小镇光阴(十章) 2016-03-30 点击:432 评论:13
  • 我记事的时候其实已经改称政府了,可是老乡们却依然习惯“公社”这个叫法。 两堵石灰罩面的砖围墙,黑铁栏的大门中间焊镶了红五星的造型,两排高低错落的石窑……...

图片推荐
    再访老庄河

    再访老庄河

    俗话说“不走的路走三回”。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到半年,我会二次踏进老庄河。 老庄河不是我的老家,这里也没有我的亲戚朋友,虽说青山苍翠,小溪绕流,鸡犬相闻,可在而今的陕北也不是其独有的。自退耕还林以
    故乡的老槐树

    故乡的老槐树

    自从随家迁徙、外出求学、成家立业离开故乡多年后,每当闲暇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我的故乡——延长县张家滩镇丛座村中心位置涝池旁那几棵树冠巨大、枝繁叶茂、庇护村人的老槐树。 驱车从县城出发,顺延河朝东
    打麦

    打麦

    “快看,那里有人打麦喽——” 最近,和几个文艺界朋友在梅杏熟了的季节,前往黄河岸边农村采风,远远看见有村民利用机动三轮车牵引着碌碡,在村子边巴掌大的麦场里碾压打麦的场面,内心不禁一阵激动,过去亲
    井坡

    井坡

    在离开陕北黄土高原腹地里的故乡多年后,不知何因,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故乡旱塬上,那好似上帝随手一扔,将一道道弯曲着的,细麻绳似地散乱缠绕在黄土高原沟道里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