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散 文 >> 内容

感伤明孝陵

作者:论之 录入:论之 来源:原创  时间:2019-7-22 17:09:59 点击:

                   ——苏浙景点游逸之十一

    钟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甚多的名胜古迹无不彰显其各异的文化历史精髓和旅游内涵。拜谒了中山陵后,我们选择一路西行看看明孝陵,整齐划一的法桐“手牵手”形成条条绿色长廊,徒步走在茂密的法桐行道上,心情无比惬意舒畅,亚洲第一的林荫大道遮天蔽日,精心养护的行道树将整个中山路包裹在绿荫下面,挡住了炎炎烈日,深幽通绿,欣赏这南京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漫步在这葱茏郁盛、平展干净的中山路上,我感慨什么是园林绿化,什么是生态宜居……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朱元璋即明太祖,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

    为什么叫“明孝陵”?而不是“太祖陵”?“兴宗陵”?或者称“国瑞陵”呢?原来其妻马皇后死在朱元璋的前面,马皇后谥号“孝慈高皇后”,所以叫“孝陵”。其实朱元璋更是孝子皇帝。他治乱世用重典,治盛世重孝行;他教育子女秉持“奉先思孝”;他在太庙祭祖,次次痛哭流涕,他经常在梦中与父母相见;他是用自己的孝心、孝行、孝道观而成为封建帝王重孝道的杰出代表。由于朱元璋提倡并把孝道作为人格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皇子嫡孙继承皇位的必有品格。因此,明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独特鲜明孝道的王朝。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享年七十一岁,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历时长达三十二年建成。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之中有一位患难与共的皇后(大脚马皇后),及孙贵妃、李淑妃和碽妃等二十一位嫔妃。陵园主要包括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石刻、金水桥、文武方门、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等。

    跨上金水桥,又称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桥身作石构单曲拱桥样式,原桥排列五坐,现仅存三座,桥基和两岸石堤是原物。

    走进文武方门,东侧墙下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碑,为清宣统元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竖立的保护明孝陵的告示。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也是第一道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四个蓝底白色大字。

    碑殿建于清康熙年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陵,见墙垣多倾圯,下旨“交与江苏巡抚宋荤,织造郎中曹寅(曹雪芹的祖父)会同修理”,石碑巍峨,下有驼碑龟趺,上书"治隆唐宋"四字,笔致开阖,是康熙帝拜谒孝陵留下的遗迹。"治隆唐宋"的意思就是:朱元璋的功绩比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享殿原名明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洪武十六年建成。原建筑于咸丰三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新修建。用来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嫔妃的牌位,迎面墙上张贴着朱元璋的真实画像,奇丑无比。导游夸张说,朱元璋请当时有名的画师为自己画像,进去十八个,一个也没出来。因为这些画师画得都太像了,于是都被杀掉了。后来,朱元璋听说江南有个很有名画师,便去找他,为自己画像。这位画师很害怕,不敢去。这天,画师家里来了个秀才,出主意说:“那些画师被杀掉是因为画得太像,而朱元璋最崇拜的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唐太宗李世民,你就以他们为原型,其间加上朱元璋的特点。”这位画师果然很成功,朱元璋看着画很满意。可是画师觉得自己有违道义,把自己关在家里,画了一张朱元璋真实的画像,也就是现在墙上的模样。

    明孝陵的享殿中为什么东边是李淑妃等一群妃子的牌位,而西边唯独一个碽妃的牌位?这个不合常规的排位正好印证了坊间的传言,其实明成祖朱棣的亲生母亲并非马皇后,而是碽妃。因为朱棣通过靖难获得皇位之后,为了自己皇位的合理和规,所以篡改实录,侠之宣告乃是马皇后的嫡子。明成祖非常重视自己的生母,觉得其他嫔妃没有资格和他生母想比,故以右为尊,让其生母碽妃的牌位独自一个在西边。

    享殿现存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每层台基四周原都围有白石栏板、望柱及石雕螭首,伸出的石螭首几乎都是残损的,螭或螭首,是古代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属于一种没有角的龙。常作装饰,它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望柱也称栏杆柱,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桥梁栏板和拦板之间的短柱。

    享殿正北有一道过门,通往陵寝墓主魂灵所居之地,俗称阴阳门,也称内红门。其将陵宫建筑分为前后两区,即明孝陵首次建立起“前朝后寝”的陵宫布局。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内红门也经过修复,下面的基石是旧的,上面部分是新的。走出内红门,便是升仙桥,单孔,石造,两侧置石雕栏杆,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故名升仙桥。

    过升仙桥便是方城和明楼。方城是明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米,南北宽30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为明孝陵首创的建筑形制,建造在方城顶部,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楼顶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上悬“孝陵”匾额。南面开三孔拱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孔拱门,方砖墁地。清咸丰年间楼顶毁于兵火。近年又实施了加顶保护工程。

    宝顶紧连方城的北面,是一个庞大的圆形大土丘,周围砌有砖墙。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出方城拱型隧洞口,对面宝顶阳面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朱元璋是历代帝王中,出身最贫困最低微的,完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努力奋斗,开创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他励精图治、整治国家,收复了遗落异族之手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北方山河;他心怀猜忌,屠尽功臣,铲除了千年历史的宰相轨制,把君权推至山顶颠峰。从衣衫破烂的乞丐,到纵横全国的君主,数十年风雨驰骋,不曾有半刻懈怠。

    长逝的朱元璋,当鄱阳湖的烽烟都已黯淡,当素交敌友都沉睡地下,只有晨钟暮鼓可伴,山河如画斜阳。江南烟波秋色中,委婉缱绻的情思细密,却再与谁可说?我感叹:也许历史即是一种遗忘,这座陵墓,便是开启那段岁月的记忆之门。

作者:论之 录入:论之 来源:原创
  • 上一篇:小康路上不掉队
  • 下一篇:赏文与品茶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翠屏文学网[www.cuipingwx.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办:延长县作家协会 地址:延长县文化综合大楼 陕ICP备15008994号-1